春秋和战国的划分
奴隶社会经历了夏商周三个王朝,历时两千多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建立了周朝。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划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和战国的划分,与两个著名历史事件有关,就是“烽火戏诸侯”和“三公分晋”。 周幽王,有个爱妃名叫褒姒,长得非常漂亮。《东周列国志》中有这样一段话来形容褒姒:“目秀眉清,唇红齿白,发挽乌云,指排削玉,有如花如月之容,倾国倾城之貌。”褒妃虽然很美,但是“从未开颜一笑”。为此,周幽王使出了一个赏格:“谁要能叫娘娘一笑,就赏他一千斤金子”(当时把铜叫金)。于是有人想出了一个点起烽火戏诸侯的办法,想换取娘娘一笑,一天傍晚,周幽王带着爱妃褒姒登上城楼,命令四下点起烽火。临近的诸侯看到了烽火,以为西戎来犯,便领兵赶到城下救援,但见灯火辉煌,鼓乐喧天。一打听才知是周幽王为了取乐于娘娘而干的荒唐事儿,各诸侯汗流浃背,狼狈不堪,敢怒不敢言,只好气愤地收兵回营。褒姒见状,果然淡然一笑。但事隔不久,西戎果真来犯,虽然点起了烽火,却无援兵赶到。原来各诸侯以为周幽王又是故伎重演。结果都城被西戎攻下,周幽王也被杀死了,从此西周灭亡了。这就是著名的“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公元前770年,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迁都洛邑。因为镐京(今西安)在西边,洛邑(洛阳)在东边,所以历史上把周朝在镐京做国都的时期,称为西周;迁都洛邑以后,称为东周。从此历史进入了春秋时期。 晋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大国,与秦齐楚齐名。到了春秋末期,晋国国君已名存实亡,政权掌握在六大家族(韩、赵、魏、智、范、中行)手里。通过兼并,只剩下智家、赵家、韩家、魏家。这四家中以智家的势力最大。 智家的大夫智伯瑶想侵占其他三家的土地,对三家大夫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说:“晋国本来是中原霸主,后来被吴、越夺去了霸主地位。为了使晋国强大起来,我主张每家都拿出一百里土地和户口来归给公家。” 三家大夫都知道智伯瑶存心不良,想以公家的名义来压他们交出土地。可是三家心不齐,韩康子首先把土地和一万家户口割让给智家;魏桓子不愿得罪智伯瑶,也把土地、户口让了。 智伯瑶又向赵襄子要土地,赵襄子不答应,说:“土地是上代留下来的产业,说什么也不送人。” 智家准备联合魏家和韩家灭掉赵家。赵家自然不甘心被灭亡,于是派人劝说两家:你们和智家联合灭掉赵家很容易,唇寒齿亡,赵家一旦被消灭,智家会更加强大,下一个目标就是你们。不如我们三家联合,灭掉智家,然后我们平分了智家。 最后,赵、韩、魏三家灭了智家,将智家的土地也由三家平分。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打发使者上洛邑去见周威烈王,要求周天子把他们三家封为诸侯。周威烈王想,不承认也没有用,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就把三家正式封为诸侯。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公分晋”,春秋结束,进入战国时期。 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用了10年的时间,相继灭掉了北方的燕、赵,中原的韩、魏,东方的齐和南方的楚六个国家,结束了春秋以来长达500余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战乱局面,并建立起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大一统的君主制王朝——秦朝。东周结束,中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