鸥盟轩-诗词歌赋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09|回复: 0

梭链勾的故事

[复制链接]

1297

主题

5万

回帖

13万

积分

★★业务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050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8-11-11 09:4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梭链勾的故事

文 / 梦幻

   
    梭链勾是我们这里农村在灶坑中烧水煮饭 的必备工具,其材料是一根三米左右长的大竹筒,竹筒中间结巴通开,上方三十厘米处开两个相隔一寸左右的洞,穿过一根耐用的大绳子,一头系在土灶上的屋梁上。里面有一根耐用的木棍,棍子下面有一个结实的铁钩,用来勾住水壶的提手。竹筒下端和上端一样,有两个洞,由一根短绳子穿过,一头系着一根四十厘米长的扁木方,木方那头有一个圆洞,这洞穿过木棍,用来固定中间木棍的。铁钩那一头在洞外,这样就是梭链勾,其实就是杠杆省力。

    那是知青下乡的故事,我们这一带老人常常讲起。
  
    话说一群知青来到农村改造,他们都想,自己饱读诗书,似乎什么东西都会懂得。那时候能读得上书的不是公子哥就是富家小姐少爷,他们发号施令习惯了,到农村来还要自己动手做事,且做的是,农民工的粗活。自然不把这些泥腿子农民放在眼里,在家吃香的喝辣的习惯了,到这里来吃的都是些红薯杂粮;睡的那稻草垫的床,那都是自己曾经不顾一屑的下等人睡的,晚上煤油灯还不如家里的一根蜡烛,因房子常年烧火烟熏黑了,就算白天看事物也模糊……让他们本来近视的眼睛对事物更加模糊,想他们饱读诗书来到这里,可恨英雄无用武之地,越想越有气。对农民们更是百般刁钻,可又迫于形势,谁叫政策这样子?让他们金贵之身委于这肮脏且又贫穷的地方。农民也苦不堪言,这群人不但做不了事,还干吃饭,更令人头痛的是他们自以为是,种田要按他们的做,可是一个地方的环境以及土质有区别,再说条件有限,哪能满足于一亩地放多少肥料、等等一系列问题。城市和农村,知识分子和农民在某些问题上有了争执。

    这晚,知青住的屋子主人——一个老婆婆到生产队开会去了,知青们一回家见屋里冷清清的,自己点燃了煤油灯。这煤油灯老婆婆甚是节约,只要没事做她就会弄灭,平日里是摸黑走路,说是熟门熟路的不用灯也能摸到,煤油有票才能弄得到,要算计着用等等,啰啰嗦嗦一大串。今天婆婆不在了,他们是不会像她一样摸黑在家里走路。一身的汗臭,他们得洗澡,洗澡就得烧水,当他们挂起水壶要烧水的时候才发觉:这个梭链勾怎么也拿不下来,一  个人使劲往下拔就是拔不下来,于是叫来一个同伴,两个人使劲往下拉,可怎么也拉不下来,最后把那些一起来的知青们都叫来,十多个人使劲拉还是不能拉下来。

    “嗨幺幺,嗨幺幺……”他们为自己使劲加油。

    往日里都是老婆婆替他们烧好了水,做好的饭,没想到今日他们十多个人输给了一个老婆婆。他们不知道老婆婆哪来这么大的力气。

    这时,婆婆进来了。她是听说她家里很热闹,不知道这些知青们又在干什么才回家的。

    “你们在干嘛呢?!”婆婆慈祥的问道。

    “想烧水这梭链勾拉不下来!”有一个知青尴尬的回答。

    “看你们都没做过粗活,所以很多事情由我们这些做惯了的人做,条件这么差委屈你们了!”婆婆边说边走上前,很轻松的用手把那扁方向上一提,梭链勾下去了。

    “婆婆真厉害!”他们不禁感叹。

    “这哪叫厉害?”婆婆拍拍手笑着回答。还有厉害的?众人屏住呼吸聆听。

    “能想出来还能做出来的人才厉害!孩子们,学不尽的见识,跑不完的江湖,哪里都有知识学。世界大着呢!”

    一席话,让知青们真正领悟到学海无涯。
来源: 梭链勾的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鸥盟轩-诗词歌赋 ( 闽公网安备35062602000144号 闽ICP备18002209号-1 )站点统计

GMT+8, 2025-2-6 07:48 , Processed in 0.03857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