鸥盟轩-诗词歌赋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回复: 0

白话文正解<道德经>第2章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7 16:5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①;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          天下人皆知道美好的事物是为致美,其实其本身也隐藏着恶的成份。天下人皆把善认为是完善,其实其本身也蕴含着不善的因素天下万事万物,都是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而互相生发的,难事与易事,易事与难事都是相互转换的。长与短,短与长都是互相克制的。高与下,下与高都是互相弥补的。音与声,声与音是互相调和的。先与后,后与先都是互相跟从的。这才是天地亘古不变的真理。正因如此,所以圣人才持无为之治,行不言之教。(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道使万物生发之时并没有初心,使其成长也没有指导。万物成材结果取得了成功,更不去拥有它们。天下之致理只有无私的去生养而不去拥有它们,道的运行才不会停止


注:已:应是自己的己字,是为本身之意。恶,丑恶。难易之相成:见六十三章‘图难于其易,多易必多难’。 居:通据,持。志:述志,此处当指导解更合适。 始:始心,初心。


【说明】此章通过世上没有纯粹的好与坏的论断,和有无、高下等等可以互相发生转换的辨证,从而说明中庸之道的重要性!同时用万物的不主持,不言教而取得成功,又辨证的为圣人无为而治找到了依据!同时又说明这也是现在以道治国的依据!!

来源: 白话文正解<道德经>第2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鸥盟轩-诗词歌赋 ( 闽公网安备35062602000144号 闽ICP备18002209号-1 )站点统计

GMT+8, 2025-2-6 06:01 , Processed in 0.06538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