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雪之恋歌”的创作美感 文/青云
诗歌的创作,一是描写现实的物象,二是体现艺术的美感,三是表达心灵的感悟,又称三境界。我曾写过一首抒情诗,名为“雪之恋歌”。这首诗很好地体现我多年来作品创作的基本思路,下面我谈谈这首诗的创作美感,供读者参考。
“一道道星光,宁静地闪过中天,清爽而明亮
一点点婉转,轻盈地舞动和谐,柔美又曼妙
从上而下,旋转又徘徊,一片片,悠荡而飘忽
由远而近,待待复眷眷,一缕缕,哀怨之情愫”
第一节,写雪飘逸之姿态。采用蒙太奇的表现手法,以全景打开视野,写雪之韵之美。清爽明亮,柔美曼妙,悠忽飘荡,姿态优雅,轻盈急切,哀怨多情,从上而下,由远及近,旋转徘徊,待待停停,在天空飞来飘去,潇洒、美丽、可爱。寥寥数语,美的形象,呼之欲出。读者的视线和思路,也随之而悸动,这为后面的情绪蕴酿、展开,做了充分的铺垫。
“百鸟飞翔,含苞欲放,谱为春之旋律 花之芬芳,霞之绚丽,月之皎洁,日之壮美
与黎明 轻扣我的门窗,撩动我的诗魂”
第二节从细节上描写雪的神态。你瞧,朵朵雪儿,如鸟飞翔,如花绽放,恰如彩霞满天,又似日月同辉,描绘雪梦幻般神奇的风致,既写出了雪绚丽之美,又赋予雪以崇高之精神。“与黎明,轻扣我的门窗,撩动我的诗魂”。雪乍然来到作者的窗前,让其诗意大发,并与雪之灵魂合二为一。
“天地间,光茫四射,放飞梦幻之翼 天使般骄傲地蹁跹,从容地 让山河失色,天地生辉 斑斓的色彩,迷人的生命,为爱吶喊
我静静地 站在磨山之巅,东湖之滨 以雪人之灵魂,放歌一曲
纵揽惊天之景,吟咏骇俗之声,缔结旷世之缘
等待你柔软的羽翅,坠入我的视界
明静的眼眸,纯白的姿容
热情而忧伤,束缚而自由
天涯海角,深情拥吻”
第三、四和五节,写作者之感悟。他以心与雪在交流。在东湖磨山,静静地看着雪儿。这朵朵可爱的雪花,美丽如天使,神圣而光辉,飘动、蹁跹、呐喊,在自由、美丽和爱的天空快乐地飞舞。作者忍不住放声高歌,可谓情不自禁。如此惊天之景,配以骇俗之声,终于缔结旷世之缘。当雪的羽翅,飞入作者的视界,那“明静的眼眸,纯白的姿容”,为之动容。作者其实也是在看自己,看自己的灵魂,在天空,自由地飞舞。热情中产生忧伤,束缚中获得自由。天涯海角,至死不渝。眷眷之情,感人至深。
“或许你,惊奇地凝视我
诗一样的梦,梦一般的人 期待又彷徨,讶异而迷离
寂寞的舞者,沉静的诗人”
第六节写人雪之恋。雪也是深情地看着作者,诗一样的梦,梦一般的人,期待又彷徨,渴望复徘徊。寂寞的舞者,沉静的诗人,就这样互相凝望着,相看两不厌,心儿怦怦直跳,时间仿佛停滞不前了。
“开一千朵梅香,启一万张唇白 诱惑你芳香的渴望,封住我红唇的悸动
衔春之种子,翩翩而来;弄爱的箫管,款款而去 梦的翱翔姿态,诗之精湛意蕴 ”
第七节,朵朵晶莹剔透的雪花,如相思美人,飘飘洒洒,或梅香阵阵,芳馨袭人;或轻启唇白,媚态万千 ;衔春的种子,翩翩舞动,春回大地;吹爱的箫管,情意绵绵,人间有情。作者不由爱意陡生,以梦之翱翔姿态,求诗之精湛意蕴,欲与雪之美人,到自由、美丽和梦的天空飞舞,追求光明,追求幸福,追寻属于自己的爱情。
“穿云破雾,赏一段花前月下;翻山越岭,遇一场拍案惊奇
飘飘荡荡,觅浪漫惊喜;上下求索,为自由奔走 天上人间,遥遥相望 再次相见,必然是风和日丽,彩霞满天” 最后一节,写雪之浪漫。穿云破雾,只为花前月下之约;翻山越岭,求拍案惊奇之邂逅;飘飘荡荡,浪漫惊喜;上下求索,自由奔走。“天上人间,遥遥相望”。雪坠落之路,如此艰难,让作者生出些许伤感和惆怅,甚至怨恨,并产生强烈的共鸣。雪儿啊,你为什么来得这般晚?是什么风景,遮住了你明亮的眼睛,挡住了你坚定的步履?作者联想自己坎坷情路,不由大叫一声。“再次相见,必然是风和日丽,彩霞满天”。在作者与雪凝望的视线中,虽有迷茫云雾,但也不乏浪漫惊喜。短暂的迟疑,恍然大悟。真爱,适逢其时,自己的灵魂顿时化作雪花一片,与雪共舞,最终迎来了属于自己美丽的爱情。 这首诗,立意奇特,构思巧妙,语言优美,情绪饱满,富于美感,极具感染力。作者以深情饱满的笔触,清雅脱俗的语言,描写飘逸、美丽和圣洁的雪,无论在意境的营造上,还是抒情方式的表达技巧上,都有其独特之处。通过描写美的物象,来体现艺术的美感,表达心灵的感悟,给人以无限的启迪。这其实也是作者的灵魂、情感和思想,在自由、美丽和爱的天空飞舞。 多年以来,歌颂纯洁、美丽、崇高的爱情,追寻至真至善至美,一直是我诗歌表达的主题;强调艺术情趣,追求诗之唯美,探索诗之美感,是我永远不变的创作思路。我希望读者在阅览作品中受些启发,并能从中得到美的感受。
二〇二四年十二月十二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