鸥盟轩-诗词歌赋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7|回复: 0

绕思西村转大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4-4-26 11:2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去思西村是个意外,绕思西村转圈更是意料之外。原计划到西凌井,穿过正沟、井沟到权新线。骑车到达天门关,由于清明期间防火封山,康西公路不让走。只能改变计划,准备去泥屯吃饭,走权新线到井沟和正沟。

       一路爬坡,过了杨家井,付家窑到泥屯修路。顺路到付家窑武侯祠看看,武侯祠是供奉诸葛亮的祠堂。武侯祠可能南方比较多,北方很少见。大殿门前竖立着一座清朝道光年间的石碑,一座将近200年的石碑。到了松树村已经中午,在饭馆吃碗面、喝了一瓶啤酒。临时下载两步路轨迹,打算从归朝村到棋子山,寻找碉堡。到了归朝村村口,仍然有人把守,清明期间许多进山口都封闭。

        思西村是阳曲县面积最大的村庄。白银翠故居位于阳曲县泥屯镇思西村。1939年7月,洪学智与张文夫妇的女儿洪醒华出生。不久洪学智率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大队学员随抗大总校开赴太行山抗日前线。洪学智、张文夫妇将女儿交到西峪庄村任宝娃家中。任宝娃夫妇生活非常艰难,又无奶水,他们只好又把孩子转至白富生家。因白富生妻子奶水不足,又把孩子转寄给思西村的王英、白银翠夫妇。白银翠夫妇将孩子取名为红红。收养红红时,她的小儿子还没断奶,担心两个孩子奶不够吃,为了保护红色后代,白银翠毅然将小儿子过继给了别人。1942年,是抗日战争最艰难的一段时期,思西村经常遭到日伪军的侵扰,为了红红的安全,白银翠就带着红红回到群众基础好的娘家东方山村。为养育好红红,白银翠把自己只有13岁的长子打发到外面给人做苦工,家里的吃穿,总要先让给红红。一直把红红抚养到12岁。电视剧《上将洪学智》有相关的描述,解放以后洪学智、张文夫妇找到了他们的女儿。

        思西遗址位于阳曲县泥屯镇归朝村于思西村之间,泥屯河东岸台地上。东西约140米,南北约700米,分布面积约9.8万平方米。属新石器时代(庙底沟、仰韶晚期、龙山晚期)、夏代、战国文化遗存。地表采集物比较丰富,有庙底沟类型泥质红陶黑彩弧线三角纹钵残片、仰韶文化夹砂红陶素面罐口沿及泥质褐陶尖底瓶口沿残片、龙山文化晚期夹砂灰陶绳纹鬲足和泥质灰褐陶素面磨光双腹钵残片、夏代泥质灰褐陶素面葫芦瓶口和泥质灰陶鬲足、战国泥质灰陶绳纹罐口沿残片。2000年太原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思西遗址在归朝村和思西村之间,权新线东面,平地上那么大的一个高台应该好找,可能麻烦就是思西村南面有一个种植西梅的农庄,如果遗址在农庄内,农庄不一定能够进得去。既然是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台地上应该有一块文保碑。

        前年在思西村村西,发现金元时期的墓葬群,其中一座墓葬整体搬迁到太原古县城博物馆。考古已经结束,基坑可能已经填埋了,估计看不到啥。网上看到过一个视频,古墓整体搬迁的视频。

       穿过思西村,村东是大片的庄稼地和树林,一条土路通往山里。一路爬坡,到达一处高点,下面是一处山坳,即将再次爬坡的时候,发现一条岔路。岔路通往哪里?地图上看不太清楚。下午两点半,时间充足,不妨走走看。山坡上桃花盛开,但桃树很少。走了一段,老王说:“这条路可能通往高架桥”。如果能够到达高架桥当然好,可以再次尝试走一走上次没有走通的路。

       推车费力到达山顶,远远看到一座桥(太原二环高速公路)。应该是上次我们见到的桥(起码当时这样认为)。沿着一条下山的土路打算进入沟里,此路不通。只好走另外一条路下山。到处都是玉米地,好像没路了。不对呀?村民总要种地和收割庄稼,一定有回村的路。四处找一找,终于找到回村的路。

       下午四点半离开思西村,六点四十分回到家。在写文章时,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通往大桥底下的那条沟是我们以前曾经走过的沟吗?如果是,那么我们从山顶上怎么跨越这条沟?因为我们根本没有跨越山沟。难道有两条山沟从大桥下面穿过?上次发现大桥下面只有一条山沟。唯一合理的解释:这附近有两座大桥,两座大桥分别在隧道的两侧。
























来源: 绕思西村转大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鸥盟轩-诗词歌赋 ( 闽公网安备35062602000144号 闽ICP备18002209号-1 )站点统计

GMT+8, 2025-2-7 07:19 , Processed in 0.0454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