匏有苦叶
[ 先秦 ] 佚名
原文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 有瀰济盈,有鷕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 雍雍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
译文葫芦瓜有苦味叶,深水边有深渡口。深就连衣涉水,浅就提起下衣渡水。 深水茫茫涨得满,岸丛野雉叫得欢。水涨了沾湿车轴,野雉鸣叫想要求偶。 又听嗈嗈大雁鸣,天刚黎明露晨曦。男子如果要娶妻,趁冰未化来迎娶。 船夫挥手频招呼,别人渡河我不争。别人渡河我不争,我将恋人静静等。
注释
匏:葫芦之类。苦:一说苦味,一说枯。意指葫芦八月叶枯成熟,可以挖空作渡水工具。济:水名。涉:一说涉水过河,一说渡口。厉:带。一说解衣涉水,一说拴葫芦在腰泅渡。揭:提起下衣渡水。 瀰:大水茫茫。盈:满。鷕:雌山鸡叫声。不濡:不,语词;濡,沾湿。轨:车轴头。牡:雄雉。 雝雝:大雁叫声和谐。旦:天大明。归妻:娶妻。迨:及,等到;乘时。泮:分,此处当反训为“合”。冰泮,指冰融化。 招招:招唤之貌,一说摇橹曲伸之貌。舟子:摆渡的船夫。人涉:他人要渡河。卬:代词,表示“我”。否:不(渡河)。卬否:即我不渡河之意。须:等待。友:指爱侣。 《新译》 葫芦瓜有枯叶之时,能渡的河水有深处也有可以徒涉之处。深处仍然很深,但浅处可以撩衣而过。 此时正是大雾弥漫之时,岸边草丛的雌雉正在召唤(归来吧)。大雾弥漫但也淹没不了行车的轨迹,大雾弥漫也阻挡不了雄雉求偶的脚步。 昨夜雁呜嘤嘤警醒着归家的人,天刚放明。一个好象归家见妻子的儒士,趁着冰未融化就踏冰来到渡口。 船夫看到赶忙挥手招呼,别人涉渡你坐船不。别人涉渡你坐船不,书生说:坐船也必须等到我的朋友一起坐。 《赏析》 匏有苦叶,说明了季节,正是深秋之时。大雾弥漫,晨有薄冰,归雁嘤嘤,也正说明了这个季节。诗中用大雾弥漫,雉鸣求牡,既烘托了气氛,又衬托出儒生归心似箭见妻子的急切心情。当儒生趁着大雾,踏着薄冰,迎着晨光匆忙赶到渡口,却又不急于渡河,而是在等朋友!诗到此戛然而止,却又豁然开朗。儒士虽归心似箭,但与朋友有约,自己绝不先渡,一定要等到朋友来了一起渡!此诗给我们塑造了一个不重爱情、重友谊、信守承诺的光辉形象!!当时社会分成六个阶级,即:君卿士,农工商。士是未当官的知识分子。若是农工商,他们皆会涉水而过,绝不坐船! 《新注》 匏(páo):葫芦之类。 苦:此处通枯。 济:能涉渡,能摆渡的河水。 涉:徒涉。 厉:深的厉害。 揭(qì):提起下衣渡水。 有瀰济盈:大雾弥漫。 鷕(yǎo):雌山鸡叫声。 不濡(音如):不掩。 轨:车轨,指行车的道。 牡:雄雉。 雍雍(yōng):大雁叫声和谐。 旦:天大明。 归妻:归家见妻。 迨(dài):及,等到。 泮(pàn):分,此处当反训为“合”。冰泮,指冰融化。 招招:招唤之貌,一说摇橹曲伸之貌。 舟子:摆渡的船夫。 人涉:他人徒涉。 卬否:(áng),象声词,表示答应。否:不(渡河)。此是问话句,也就是你坐船不! 卬否:答应还是不答应之意。 须:必须。友:指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