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初中政治课的时候,老师讲到:全球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资本家将牛奶倒进河里,白白浪费。有个疑问:资本家太可恶了,为啥不把牛奶免费发给穷人而是将牛奶倒掉?百思不得其解。随着年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逐渐明白资本家为什么这样做。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倒掉多余的牛奶是最佳的选择,虽然这样做很无奈也很心酸。
由于经济大萧条,很多人失业,人们收入减少,购买力大幅度下降,商品相对过剩,商品大量积压,价格大幅度下跌。这就是所谓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举例说明。正常情况下,有一万人买得起牛奶;发生经济危机后,只有6000人买得起牛奶。假如你是一名商人,应该怎么办?降价出售。这是每个人容易想到的做法。平时一份牛奶2元,一万份牛奶就是2万元。想一万份牛奶都卖出去,必须降价。现在一份牛奶1元,一万份牛奶就是1万元。小孩子的算术,大家都明白。
将4000份多余的牛奶倒掉,只有6000份牛奶出售;一份牛奶售价1.5元,6000份牛奶就是9000元。二者相互比较,一万份牛奶都卖出去还多挣1000元。既然如此,为何将牛奶倒掉?是不是脑袋灌水了?我们忽略了一个问题。牛奶有保质期,长时间销售不出去牛奶会变质。假如不考虑牛奶保质期。牛奶的保存、运输、销售是需要成本的。为了多销售4000份牛奶,额外增加成本2000元。算经济账,显而易见将4000份牛奶倒掉更合算。
假如将4000份牛奶免费发给穷人呢?情况更糟糕!卖牛奶的不仅仅是你一家,你这样做势必遭到其它商家的极力反对。退一步讲,商家达成共识,同意将4000份牛奶免费发给穷人。后果更严重!潜在消费者会减少。你怎么知道哪4000人买不起牛奶?4000份牛奶可能1500份发给了穷人,2500份发给了富人。这2500富人本来可以买得起牛奶,由于他们得到免费的牛奶,也就不需要再买牛奶。6000个有能力购买牛奶的消费者,只剩下3500人,减少了2500个潜在消费者。最终结果:4000份牛奶免费赠送,3500份牛奶卖出, 剩下2500份牛奶只能倒掉。奶农将牛奶白白倒掉,难道他们不心疼?那是没办法的事情。这样做,确实有一部分穷人喝上了牛奶;对于商人,付出的成本可能更大。
我们没有经历过真正的严重经济危机,非常悲惨,惨不忍睹!你一定听说过某地大白菜卖不出去,宁可让大白菜烂在地里,农民也懒得去收割大白菜。虽然这和经济危机不同,商品过剩情况是相同的。 资本家不是慈善家,饿死人那是政府应该考虑的事情。实际情况,会有极少量的牛奶免费赠送,大部分多余的牛奶倒掉。综上所述,最好的办法就是首先倒掉多余的牛奶、杀掉部分奶牛;然后裁减工人、降低产量、压缩成本,将损失降到最低;等待经济复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