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4日(星期天)),阴天有风。天气比较寒冷,多穿了一件秋衣秋裤。上午11:20分才从家出发,下午两点半到达南峪村北。
大约七八百米的水泥路能够上山,坡度比较大,推车上山。水泥路的尽头就是玉皇阁,只残留三间窑洞,这里就是传说中张三丰修炼的地方。
太原南峪村又名阎家峪,因明洪武年间,有个叫阎毡片的人,由洪洞大槐树底下迁来,形成村庄得名阎家峪。历史上太原县西山有九峪口。最南端的峪口称南峪。该村除阎姓外,其他姓氏逐渐增多,村庄处于南峪口得名南峪
张三丰(1247~1458),一名全一,又名君宝,号三丰。辽东懿州人,明代著名道士,全真武当派祖师。其相貌堂堂,武功盖世,不论寒暑,惟一纳一蓑衣,饮食更不讲究,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读书过目不忘,待人嬉戏 诙谐,行走如飞,四处云游无固定之地,张三丰最后下落隐晦不明…… 民国初年,考古学者据《太原县志》记载,慕名考察后,云:“南峪旧村之北半山腰问有座玉皇庙,三眼石洞已破败颓衰,南天门和钟、鼓楼均坍塌,只剩残砖破瓦,庙旁有一眼泉水及一块清光绪七年(1881)《重修玉皇庙记》残碑,字迹难辨。庙后数十米处有方形洞,深不可测,相传是张三丰修道、练武、隐居之处。张三丰墓葬在玉皇庙之西200米处,看过去只是一平常土堆。
在玉皇阁周围转悠半天,寻找张三丰墓。四点钟开始下山,看到公路边有一条土路,稍事犹豫,一位村民主动搭讪:“那条路上去啥也没有”。据村民讲:他小时候经常上山去玩,庙里有塑像,周围有崖柏,泉水常年不断。现在只有三眼石洞,啥也没有了。农村很健谈,和他闲聊一会。问道:“附近不是还有张三丰墓吗?” 根据村民比划的位置,张三丰墓就在刚才寻找的荒草丛中。村民接着讲:“全国各地到处都有张三丰墓,传说而已。那庙很灵验……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都是我亲眼所见”。问道:“没有看到石碑?” 村民回答:“石碑已经搬走,保存在姚村镇”。
天气寒冷,与村民告别,返回太原。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