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患有头疼病,痛苦不已。名医华佗建议:使用麻佛散进行麻醉,然后实施开颅手术,彻底治愈曹操的头痛疾病。曹操疑心过重,怀疑华佗是想暗害自己。于是将华佗关进监狱,最后把华佗杀害。一代名医就这样死于非命,可叹!可惜!
以上是《三国演义》关于华佗之死的说法,历史真相如何?《三国志》对于华佗之死有明确的记载,和《三国演义》的说法有些不同。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华佗死于曹操之手。 华佗之死,《三国演义》和《三国志》说法主要有一些几点不同。 第一,华佗死亡时间不同。华佗之死应该在赤壁之战前,《三国演义》把华佗之死推后了十几年,改在了赤壁大战之后。 第二,医疗方案不同。华佗并没有提出给曹操做开颅手术,恰恰相反,华佗认为曹操的头痛病不能短期治愈,需要长期调理。《三国志》中记载:华佗看了曹操的病情后,说:“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 第三,华佗死亡原因不同。华佗假称妻子有病,请假回家,数次逾期不归。曹操屡次手书招呼,又敕令郡县发遣,而“(华)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曹操遂“大怒,使人往检”,但是他还是小心地先求证了一下,没有就此给华佗定罪:“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华佗谎言被揭穿,下狱。 华佗入狱之后,荀彧曾经替华佗求情。曹操回答:“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
华佗死后,曹操头风病虽然还是时时发作,但亦终不悔,并道:“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 表面看,华佗之死是因为他欺骗了曹操。似乎曹操小肚鸡肠,小题大做了,其实不然,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实际上,这和东汉末年的政治环境和曹操的政策有关。曹操提出过唯才是举的主张,甚至公开宣称任用那些道德败坏有才能的人。东汉末年,道德沦丧,却偏偏口头上重视道德,出现了一大批伪君子。曹操唯才是举虽有矫枉过正之嫌,但也是铲除伪道德的无奈之举。当时,流行一种风气,士大夫拒绝做官。如果是真的不想做官也就罢了,往往是假装清高,真心做官,以退为进,要挟朝廷给自己更大的官。 举例说明。曹操曾经请司马懿做官,司马懿以身体瘫痪为由拒绝做官。曹操当然不信,前几天还活蹦乱跳、好好的,怎么突然就瘫痪了。既然你假装有病,派人监视你,看看你能坚持多久。司马懿绝非常人,城府极深,竟然9年装病,卧床不起,差点真的瘫痪了。赤壁大战前夕,曹操再次找到司马懿。这次曹操把话干脆挑明:我知道你没有病,不用再装了,现在是国家用人之际,如果你出山,以前的事情既往不咎,如果仍然装病,将会人头落地。看到曹操玩真的,司马懿也就不再敢装病,答应出山做官。 曹操认为:华佗多次谎称妻子有病,逾期不归,实际上是拿一把,真正目的是想做官。可叹华佗一代神医,医术固然一流,只是却欲与一代雄杰的曹操玩弄权术,未免过于小瞧了曹操。玩火自焚,最后把自己吃饭的家伙丢掉了。
来源: 华佗之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