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新解微子篇18·6
【原文】18·6 长沮、桀溺(1)耦而耕(2)。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3)焉。长沮曰:“夫执舆(4)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5)?且而与其从辟(6)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7)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8)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新解】
长沮、桀溺在一块拿着耦耕地,孔子走过去后,又派子路回去问他们渡口在哪里。长沮问子路:“那个赶车的是谁?”子路说:“是孔丘。”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说:“是的。”长沮说:“若他,肯定知道渡口的位置。”(隐语:意为孔子早就应该知道何去何从了)子路又去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子路说:“我是仲由。”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学生吗?”子路说:“是的。”桀溺又说“天下到处都是滔滔之逆流,谁能改变的了呢!你们于其跟着这个躲着不敢见人的人,还不如跟着我们这些个躲着不敢见世的人哩?”说完,仍旧不停地用土埋种子做着他们的活。子路回来后把情况报告给孔子。孔子怅然悲叹地说:“飞鸟和走兽是不可与之合群的,我非他们之流,交往也不和他们这种人交往。若是天下有道(遵从礼制),我也不会去改变啊!”
注:长沮,桀溺:意为在水田里干活的一个高个子和一个壮汉。我们且把它当人名。耦:耕地工具。滔滔者,此句与孙中山之:‘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同意,只是取势不同。易之:改变。辟:通避。与:相与,打交道之意。桀溺之易:当轻视解。徒:前徒是学生。后徒是同类。
【评析】
此章乃孔子派人问路,长沮、桀溺用隐语劝孔子。孔子说:他们消极避世,我和他们不是一路人,不想见他们,也不想和他们交流、交往。至于孔子怎么知道他俩是隐士,并且知道他们的名子的呢。《史记》载,孔子是从叶地返,又从孔子避而不见和桀溺的语气来看,是去时就相识,并有过交谈,只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而已!
首席欣赏,遥祝创作愉快 新解透彻,评析精彩,学习了 点赞支持,上午好 期待精彩无限 好长!老师辛苦了!! :handshake加精支持、傲雪问候老师!! 孟秋如意!! 下午好 点赞支持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