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山斗士 发表于 2023-1-17 05:09:55

论语新解11·26

【原文】
11·26 子路、曾皙(1)、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2)。居(3)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4)?”子路率尔(5)而对曰:“千乘之国,摄(6)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7)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8)。”夫子哂(9)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10),如(11)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12),如会同(13),端章甫(14),愿为小相(15)焉。”“点,尔何如?”鼓瑟希(16),铿尔,舍瑟而作(17),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18)春者,春服既成,冠者(19)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20),风乎舞雩(21),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22)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新解】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人陪孔子坐着。孔子说:“我年龄比你们大一些,不要因为我年长就都不敢说话了。你们平时总是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你们能怎样去做呢?”子路赶忙回答说:“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若夹在大国中间,就会经常受到别国的侵犯,(由于连年征战)因此国内也会常闹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这样的国家,只要三年,就可以使那里的士兵英勇无敌,并且也能使将帅皆通方略。”孔子听了,微微一哂。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呢?”冉求答道:方圆有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如果让我去治理,三年以后,我就可以使那里的百姓得到温饱。至于这个国家的礼乐文化,那就要等有为的君子来教化了。”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公西赤答道:“我不敢说能做到这些,但我愿意努力向他们学习 。如果在宗庙祭祀或者在同别国的盟会这方面,我还可以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孔子又问:“曾皙,你怎么样呢?”曾皙把弹瑟的声音逐渐放慢,接着“铿”的一声拔了一下瑟,然后站起身走过来说:“我的想法和他们三位说的都不一样。”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也就是各人讲自己的志向而已。”曾皙说:“我只是想在暮春之时,换上游春的衣服,伙同五六个青年,六七个少年,到沂水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成曾皙的想法。”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后,曾皙问孔子说:“他们三人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就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又说:“夫子为什么要哂笑仲由呢?”孔子说:“治理国家要礼制为先,可是他说的话一点也不让位于礼,所以我才哂笑他。”曾皙又问:“恐怕冉求讲的不是治理国家吧?”孔子说:“哪里见得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曾皙又问:”要么公西赤讲的不是治理国家吧?”孔子说:“宗庙祭祀和诸侯会盟,这不是诸侯的事又是什么?像公西华这样的人如果只能做到一个小相,那谁又能做到大相呢?”
【评析】
此章通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述志,即可明心见性了:子路尚武好勇。冉有谦虚谨慎。曾皙崇尚自然。公西华最聪明,也最知孔子的心思:孔子一生追求以礼治国,所以他只谈尚礼,而不谈治国。从而得到孔子的大加赞赏!

飞雪 发表于 2023-1-17 09:38:55

首席欣赏,遥祝创作愉快

飞雪 发表于 2023-1-17 09:39:46

既有新解,又有评析, 更让人清楚明白

飞雪 发表于 2023-1-17 09:39:57

辛苦了,点赞

飞雪 发表于 2023-1-17 09:40:08

上午好,预祝新春快乐

傲雪 发表于 2023-1-17 14:26:58

好长的解析、精致评析!赞赞!!

傲雪 发表于 2023-1-17 14:27:41

:handshake加精支持、傲雪问候老师!!

傲雪 发表于 2023-1-17 14:27:50

m( =∩王∩= )m

傲雪 发表于 2023-1-17 14:27:58

万事如意!!

梦幻 发表于 2023-1-21 18:56:34

点赞支持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论语新解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