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山斗士 发表于 2023-1-6 12:28:34

论语新解11·22

【原文】
11·22 子路问:“闻斯行诸(1)?”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2),故退!”
【新解】
子路问:“听到了(好的建议)是不是就应马上付诸于行动呢?”孔子说:“有父兄在,(不和他们商量)怎么能听到就付诸于行动呢?”冉有又问:“听到了(好的建议)就应马上付诸于行动呀!”孔子说:“是的!听到了(好的建议)就应马上付诸于行动。”公西华不解地说:“仲由和冉求问的是同一个问题,您对仲由说:‘有父兄在’不可擅自行动,而对冉求却说:即可付诸行动。我被弄糊涂了,敢问老师(这其中的道理吗?)”孔子说:冉求比较保守,所以我才鼓励他积极去做。仲由争强好胜,所以我才托其父兄让他保守一点。”
注:斯:是一代词,它代表什么?我们不得而知。只能权当(好的建议)了。兼人:事事要超过别人,也就是争强好胜之意。退:保守。
【评析】

此章孔子是说:事应因人而异。人应因材施教。



来源: 论语新解11·22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论语新解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