鸥盟轩-诗词歌赋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34|回复: 19

古代喊冤的几种方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15 13: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代喊冤的几种方式


    清朝光绪年间,在某地发生了一起强盗团伙抢劫大案。王某某作为嫌疑犯被捕,屈打成招,承认自己是强盗头子胡某某。临刑前,王某抓住最后一根稻草,高声喊冤:我是王某某,不是强盗头子胡某某,当初官府答应让我不死,我才承认是胡某某……这起冤案经过千辛万苦,曲折离奇,最终得以翻案。
    古代“盗”分为两种,一是强盗,就是抢劫。二是窃盗,就是盗窃。即使现在,刑法也分抢劫罪和盗窃罪。强盗和窃盗量刑差别很大,窃盗一般不会判处死刑。强盗即使不得脏,最轻也要流放三千里之外,如果得脏,不论主犯和从犯,一概处死。清朝咸丰以后,对强盗打击更为严厉。
    古代喊冤的传统方式有三种,封建时期的专制统治者为了巩固其统治秩序,表示愿听取吏民谏议和冤抑之情,在传统的法制上也允许喊冤制度的存在。

    一是“登闻鼓”制度。这是吏民击鼓喊冤的一种方式,在影视剧中经常看到击鼓鸣冤。在衙门的左侧置一大鼓,有冤者可以击鼓喊冤,由官员加以记载上奏。这种制度起于汉朝。起源也有这样一段故事:汉高祖刘邦登基不久,他的一个侄儿依仗皇威,胡作非为,欺压百姓。一天,他在街上碰见了美貌的少女苏小娥,就上前调戏。一个男子见状,仗义救助弱女。皇侄大为恼怒,指示家奴大打出手。打斗中,一打手举剑刺向男子,不料失手,宝剑刺向皇侄,并致他当场丧命。打手们诬陷男子刺死皇侄,将他关进监牢。
    苏小娥和妹妹各持一面小鼓和小锣,边走边敲来到金銮宝殿,一边击鼓敲锣,一边高喊“冤枉”。鼓声和喊声惊动了皇帝刘邦。刘邦勃然大怒道:“是何人胆大,击鼓鸣锣?扰乱朝堂,拿来问罪!”苏小娥理直气壮地回答说:“小民若不击鼓,怎能面君?我的冤情怎么能伸?”刘邦问:“你有什么冤情,向朕道来。”苏小娥于是讲述了皇侄胡作非为的许多情况,并说明了打手陷害救助自己的男子的实情。刘邦立即提审男子和打手,并最终处死了打手,释放了男子。
    鉴于此,刘邦传旨,各级衙门必须在衙门口各设一鼓一钟,便利百姓喊冤鸣屈,并规定,钟鼓一响,官必上堂问案,以显示他的爱民德政。从此,击鼓鸣冤的制度就流传了下来。并且为以后历代所效法,并不断完善,宋代,设有登闻鼓院,专门受理吏民申告冤情。明,清也设有登闻鼓院,并且规定,如果吏民击鼓申冤被认为确系冤抑,则由通政司奏请昭雪。否则,就被认为越级上诉,由通政司送刑部加一等治罪。

     第二种喊冤方式就是拦驾喊冤。一般是喊冤者手举状纸,跪在皇帝、大臣或者官员车驾,轿子所经过的路上,拦驾喊冤,希望能够除恶扶善,平反昭雪。这种喊冤方式成功率很低,往往是越级上告。法律规定百姓可以拦轿喊冤,同时又规定不允许越级上告。拦轿喊冤一律先按“冲突仪仗罪”责打数十大板,对于越级上告或不实者更是加重处罚。拦轿喊冤成功姑且不说挨板子,拦轿成功的希望很渺茫。那些高级官员和皇帝出行,仪仗队规模庞大,有很多卫兵和差役,一般喊冤者未到官轿前,早被差役拦截,根本见不到官员和皇帝的面。
    大多官员反感百姓拦轿喊冤。喊冤者一般是越级上告,往往是冤情重大,非常棘手的案件,还会涉及到很多官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差役更是反感百姓拦轿喊冤,会极力拦阻喊冤者。差役俸禄很低,那他们怎么生活呢?有很多灰色收入,不详细举例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灰色收入,就是下级官员会给上级官员的差役们送钱,目的之一就是希望他们组织拦轿喊冤者。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差役们所以阻止喊冤者很积极。
         

    三是临刑喊冤,即所谓的刀下留人。一般是指被执行死刑的人在临刑时喊冤,以求监斩官明查申冤。但这种喊冤,在君主专制社会,这种情况大多不被监斩官所理会。君主专制社会喊冤制度的实质只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当然,如果能遇上包拯或者海瑞这样的清官,确实也能平反一些冤案,但这样的几率实在是少之又少。
    一个被押到刑场即将执行的死囚犯,之前要经过很多道程序。以清朝为例,比如,一个县令判处一个嫌疑犯死刑,当然县令是没有权利判处一个人死刑的,他只是提出量刑建议,需要逐级上报核准,先要报到府衙,知府再呈报给按察使,再上报到督抚、刑部,最后皇帝画圈批准。这要涉及到大大小小多少官员,一旦翻案,这些官员轻则降级、丢掉乌纱帽,重则会被流放。如果想翻案,势必会遭到这些官员的极力阻扰和打击,一张大网会让主持正义者窒息,翻案难比登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78

回帖

52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22
发表于 2018-11-15 15:05:0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博学多才,长见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5 16: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相约黄昏 发表于 2018-11-15 15:05
老师博学多才,长见识了

古代有些制度还是不错的,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变了味。现在何尝不是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16 06: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虽有登闻鼓,冤鬼何其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16 06: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虽有登闻鼓,冤鬼何其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7

主题

5万

回帖

13万

积分

★★业务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028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8-11-16 12: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也是对历史刑法的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7

主题

5万

回帖

13万

积分

★★业务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1028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8-11-16 12: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6 15:3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斗山斗士 发表于 2018-11-16 06:39
虽有登闻鼓,冤鬼何其多!

设置登闻鼓更多是表面文章,作用不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6 15: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梦幻 发表于 2018-11-16 12:09
这也是对历史刑法的研究

现在虽然没有登闻鼓,但有信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76

主题

2万

回帖

6万

积分

★★常务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9707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8-11-16 16: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涨知识了,喊冤的种类有所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鸥盟轩-诗词歌赋 ( 闽公网安备35062602000144号 闽ICP备18002209号-1 )站点统计

GMT+8, 2025-2-6 05:52 , Processed in 0.04925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