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绝对”赏玩 阳平//选辑
对联形式短小,文辞精炼,既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又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 对联又称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有偶语、俪辞、联语、门对等通称,以“ 对联”称之,则开始于明代。 对联起源秦朝,古时称为桃符。关于中国最早的楹联,谭蝉雪先生在《文史知识》1991 年第四期上撰文指出,中国最早的楹帖出现在唐代。他以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卷号为斯坦因0610 号敦煌遗书为据。骈文与律诗是对联的两大直接源头。对联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古体诗、散文、词曲等的特点。因而对联所用句式,除了律诗句式、骈文句式外,还有古体诗句式、散文句式、仿词曲句式。不同句式适用格律不同、宽严不同。其中律诗句式平仄要求最严。 小编在在这里选出古今11个颇具匠心的绝妙好联,只有出句而无对句,看看哪位联(诗)友,能否对出这些“绝对”。
一、浙江江浙,三塔寺前三座塔,塔、塔、塔 解缙,明洪武进士。一次他与友人同游三塔寺,友人出一上联曰:“浙江江浙,三塔寺前三座塔,塔、塔、塔。”解缙思来想去仅对出半句:“北京京北,五层山上五层台……”就再也对不下去了。因为上联三“塔”字重叠,是说三座塔,而下联若用“五层台”必须用五个“台”字重叠才行,这样就与上联不对仗了。该联至今成“绝对”。
二、古文故人做 明朝时,有人拟出“古文故人做”的上联,它的题趣在于将一个“做”字拆开来,变为一首上对:“古文”合为“故”,“故人”合为“做”;每一个部首“古、文、人”说明一个意思,不掺虚言,拼成一个“做”字,说明其道理,故续对颇难。
三、前中山,后中山,前后中山葬钟山 1925年,孙中山病逝举行奉安大典时,当时有人在《中央日报》征联曰:“前中山,后中山,前后中山葬钟山。”这里的“前中山”指明代开国将领徐达;“后中山”指孙中山;“中山”与“钟山”是谐音。联语精辟,通俗易懂,被传诵一时,但始终未有下联。
四、寂寞寒窗空守寡 从前有位富家小姐,到了婚嫁年龄仍没打算终身大事,父母非常着急。该小姐便拟上联选婿。其联曰:“。”此联之妙,不但表明了自己的处境心态,更为奇特的是七个字都是以“冖”为部首;而要求对的下联也应该为同一部首,这就难住了许多才子。据传,该小姐始终没遇到能对出下联之人,故终身未嫁。
五、白塔街,黄铁匠,生红炉,烧黑炭,冒青烟,闪蓝光,淬紫铁,坐北朝南打东西 从前,四川泸州有条白塔街,有个姓黄的铁匠开铺打铁。时人出一上联道:“白塔街,黄铁匠,生红炉,烧黑炭,冒青烟,闪蓝光,淬紫铁,坐北朝南打东西。”此联颇为奇特,不但联中巧嵌了红黄白黑青蓝紫七种颜色,而且还有明确的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续对下联难度极大。
六、钱塘江桥,五行缺火 20世纪30年代,建造钱塘江大桥的总工程师罗英,曾出一上联征对。联曰:“钱塘江桥,五行缺火。”该联前四个字的偏旁,分别是金土水木,就是缺火。造桥始终,无人能对。至今亦成“绝对”。
七、新闻胡,出版胡,‘二胡’拉拉唱唱 1951年3月,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勤政殿与文朋相聚。当他看到新闻署署长胡乔木与出版署署长胡愈之在谈笑时,便雅兴顿生,遂作一联。联曰:“新闻胡,出版胡,‘二胡’拉拉唱唱。”请众人续对。在座的专家、学者们无不为毛主席的趣味隽永和精巧构思所折服,纷纷苦思冥想,却无人能对,一时传为佳话。
八、上前门买‘前门’,前门无‘前门’,后门有‘前门’ 1983年,有人去北京前门副食品商店买“大前门”牌香烟。柜台上没货,售货员也说没有,可是眼见有人从“后门”买出来。这位顾客投稿揭露这种不正之风,并撰一上联曰:“上前门买‘前门’,前门无‘前门’,后门有‘前门’。”《光明日报》发表批评稿件的同时,也征集下联,时有续对,但没能赢得专家的认可。
九、下大雨,恐中泥,鸡蛋豆腐留女婿 有一谐音人名上联,颇为有趣。联曰:“下大雨,恐中泥,鸡蛋豆腐留女婿。”谐古人夏(代)大禹、孔仲尼、姬旦、刘禹锡。该联至今无对。
十、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上世纪五十年代,上海有人对自来水产生灵感,口出下联“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难度是倒顺念,意思都一样。有人对“ 山西悬空寺空悬西山”,“悬空寺”对不上“自来水”,不工。
十一、火车失火,救火车救火车
某对联书上的一条上联:“火车失火,救火车救火车”。意思是火车着火了,消防队的救火车去救火车,也就是去灭火。该书说是绝对,尚未有好的下联。有人看见某照相机做广告,对出:“相机照相,照相机照相机”,意思尚可,平仄不工;又有人见抢救服毒之人,对出:“毒药有毒 解毒药解毒药”,还是平仄不工。
来源: 古今“绝对”赏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