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劫难
前几年,去北京游玩。游览了圆明园和颐和园。听到很多游客说圆明园是八国联军放火烧毁的,甚至一些导游也宣传八国联军火烧了圆明园。这的确是一个悖论。儿子问我:“圆明园到底谁烧毁的?”回答:“英法联军”。儿子又问:“怎么那么多游客说圆明园是八国联军烧毁的,出租车司机和导游都说八国联军烧毁了圆明园,是你搞错了吧。”我无言以对。如果只是游客这么说,情有可原。导游也那样讲,纯粹误人子弟,很不应该。 1856年10月,英国和法国在沙皇俄国和美国的支持配合下,联合发动了新的侵华战争,这就是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咸丰十年)9月21日,通州八里桥决战中国军队失利,次日晨,咸丰皇帝仓皇自圆明园逃奔承德避暑山庄而去。10月19日,三四千名英军在圆明园内到处纵火,大火三昼夜不熄,全园化为一片火海,烟雾笼罩,火光冲天。 圆明园被焚后,尚有部分景点幸存。据同治十二年(1873年)的内务府调查报告,园内幸存建筑有圆明园的廓然大公、紫碧山房、鱼跃鸢飞、耕云堂、慎修思永、知过堂、课农轩、顺木天、春雨轩、杏花春馆、文昌阁、魁星阁、蓬岛瑶台、万方安和十字亭、藏舟坞,长春园的林渊锦镜、海岳开襟,绮春园大宫门、庄严法界、正觉寺等建筑。残存建筑多已年久失修。同治十二年,慈禧太后和同治帝打算择要重修圆明园,计划修复圆明园前朝区、九洲区,以及福海以西以北的少数景点,并将绮春园择要修复,改名“万春园”,作为奉养两宫(慈安、慈禧)太后的居所。但该计划终因财力不足而在开工11个月后作罢。此后对园内一些景点仍有小规模维修,慈禧太后和光绪帝曾多次到园中游幸。此时的圆明园除幸存建筑外仍保留有大量的名贵花木、山水叠石、建筑基址,桥梁、道路、园墙和园门大多完好。圆明园仍属皇家禁苑,管理事务大臣及以下官员职务都有保留。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清帝再次逃亡。在混乱中,圆明园又遭到附近驻军溃兵和匪民的趁火打劫。园内残存建筑除新宫门(绮春园宫门)有庄户保护外,全被兵匪推倒拆毁,拆卖砖瓦木料。园内的古树名木、木质桥梁以及建筑地基中的木桩,全部被劫运往附近的清河镇出售。经过这次洗劫,历经同治、光绪两朝修葺部分也荡然无存了。光绪三十年(1904年)裁撤了圆明园的部分官员。 清朝灭亡后的数十年里,圆明园遗址残料继续受到劫掠。园内的方砖、条石、石料、汉白玉雕刻、太湖石、青片石等建筑材料纷纷被军阀官僚运走修建私园和陵墓,圆明园虎皮石围墙被拆除修路。此外也有一部分圆明园遗物被安放于公共场所,如长春园门铜麒麟、安佑宫丹陛石、水木明瑟碑先后于1910年至1937年被移往颐和园;安佑宫华表、石麒麟、西洋楼线法桥和翻尾石鱼、梅石碑、莳花碑、文源阁碑被分别移至燕京大学和北京图书馆旧馆;兰亭八柱碑、远瀛观石栏杆和“青莲朵”等珍贵太湖石于1915年移往中山公园;长春园大东门石狮子及基座移至正阳门和新华门。西洋楼遗址的汉白玉及砖瓦也多被军阀官僚运走,或被各家石作坊买去,就地改刻为其他石料。1928年大水法遗址石料被拆走修建绥远阵亡将士碑。抗日战争日占时期,园内部分遗址在“奖励农业”的口号下被平山填湖,改为水田。 圆明园经历了三次浩劫,火劫、石劫、土劫。火劫就是英法联军用火烧的,石劫就是那些达官贵人从里面拉石料,华表什么的,土劫是老百姓从里面拉土,围湖造田,这三劫彻底毁了圆明园,联军是第一劫,而且联军抢的同时,本国人也在抢,这皇上家的,不抢白不抢。后两次浩劫破坏力不次于第一次浩劫,英法联军是圆明园浩劫的始作俑者,如果没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也不会有后面两次劫难。
坐沙发,慢慢看 飞雪 发表于 2019-4-30 16:44
坐沙发,慢慢看
谢谢 查了百度,的确是英法联军,其实是中国的一大耻辱。自己的国土任人践踏 感谢老师有依有据的详细说明 高亮支持,精华图章图标鼓励, 祝老师写作愉快 梦幻 发表于 2019-5-7 09:37
查了百度,的确是英法联军,其实是中国的一大耻辱。自己的国土任人践踏
国耻不能忘记 梦幻 发表于 2019-5-7 09:39
高亮支持,精华图章图标鼓励,
谢谢 随其自然 发表于 2019-5-8 11:56
国耻不能忘记
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