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诗话(九)毛泽东与萧三对对联
(九)毛泽东与萧三对对联 诗曰: 同学少年意气顽,风华正茂爱诗篇。 以文会友多情趣,借阅图书对对联。 1936年,毛泽东在与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回忆起他早年在湘乡小学堂读书的往事时说:“我平常只是穿一身破旧的衫裤,许多阔学生因此看不起我。可是在他们当中我也有朋友,其中一个现在是作家,住在苏联。”毛泽东提到的那位作家,就是诗人萧三。萧三不满四岁即入私塾读书,1907年读完八年私塾后,与二兄萧子升一道考入父亲萧岳英任教的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两年后即1909年秋,毛泽东从韶山考入该校读书。此时毛泽东16岁,萧三13岁。毛泽东得知萧三有一本专写华盛顿、林肯、拿破仑、彼得大帝等名人的书《世界英雄豪杰传》,便前往借阅。萧三虽与毛泽东有些往来,但和其他同学一样,瞧不起这位湘潭来的“乡巴佬”。“书倒有一本。可我出联而不能答者不借。”毛泽东说:“请你出一联如何?”“这书里讲的都是英雄豪杰,你听着,上联是: 目旁是贵,聩眼不会识贵人。 “快对!”毛泽东从容答道:“请听: 门外有才,闭门岂能纳才子?” 萧三听了十分敬佩,立即将书借给毛泽东。毛泽东看得十分仔细,密密麻麻在书里作了圈圈点点,并即兴写了许多批语。不久毛泽东给自己取了一个名字,叫“子任”,意为要把救国救民作为自己崇高的责任。 后来毛泽东在回忆这段往事时说:“中国古代帝王尧、舜、秦皇、汉武的事迹使我向往……在一部叫做《世界英雄传》的书里,我也读到了拿破仑、俄国叶卡德琳娜女皇、彼得大帝。”可见那本书对毛泽东影响之深。 (孙琴安:《毛泽东与文化名流》)行万里路,破万圈书,正因毛主席的此举动,才有他后来的博学多才。 感谢精彩分享 飞雪 发表于 2019-4-10 14:45
行万里路,破万圈书,正因毛主席的此举动,才有他后来的博学多才。
伟人风采,处处展现! 飞雪 发表于 2019-4-10 14:45
感谢精彩分享
分享、转载的过程,其实,也是学习、提高的过程! 辛苦了老师!! 毛伟人好棒!! 才思敏捷!! :handshake精华共赏、傲雪问候老师!! 笔耕愉快!!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