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有用和无用观
庄子的有用和无用观有用和无用是一个很大的哲学问题。几岁的小孩也知道“有用和无用”是啥意思,但能够把它讲明白,从古至今世上没有几人。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伟大的哲学家,他对“有用和无用”有着精辟的见解。下面讲几个关于庄子的故事。 庄子和惠子是好朋友。惠子是名家代表人物之一,名家都能言善辩,但惠子和庄子辩论中常常处于下风,经常遭到庄子的“奚落”。 有一次,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我一些大葫芦种子,结出的葫芦有五石的容量,可是用它装水,不够坚固;用它做瓢,又太大,这葫芦个头虽大,可是没用,我只好砸碎了它。”。庄子回答:“你傻呀,你有五石的大葫芦,为什么不把它做成瓢舟,泛舟江湖,还说葫芦大而无用,是先生的脑子不开窍吧。” 还有一次,惠子施又对庄子说:“我有一棵树,叫樗,可是这树的树干有疙瘩不能用绳墨取直,树枝卷曲不能用规尺衡量,虽然长在路边,却连木匠也不屑一顾。”庄子挖苦道:“你傻呀,你有这么大一棵树,可以悠然自得的躺在树下乘凉,大树虽然没有什么用处,可是也不会被大刀斧砍伐,有什么可苦恼的呢?” 有一天,庄子率领弟子们在山中行走。看到一棵大树,枝叶盛茂,伐木者就在大树旁边,周围的树木都被砍伐,唯独这棵大树没有被砍伐。庄子感到很奇怪,问这是啥原因?伐木者回答:“这棵大树没有啥用。” 庄子感叹道:“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庄子率领弟子们走出大山,到了一个老朋友家。朋友很高兴,命儿子杀一只大鹅招待庄子师徒。儿子问;“其中一只鹅能鸣叫,另外一只鹅不会鸣叫,到底杀哪一只鹅?”主人回答:“杀不会鸣叫的鹅” 第二天,弟子问庄子:“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 庄子笑着回答:“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 意思是说:我将处于有用和没用之间,该有用的时候要有用,该没用的时候要没用。这样才能明哲保身,不会受到危害。
沙发,先坐。实在太忙,发出链接之后到现在挨凳子才回复,望谅 明天有时间细看 我将处于有用和没用之间,该有用的时候要有用,该没用的时候要没用。这样才能明哲保身,不会受到危害。 其实,有用和无用只当在于不适当的时间和人物的判断,有用和无用也是需要换位思考的,比如说衣服烂了,有人弃之,而有人收藏,其收藏有时候因为纪念,有时候在老人卧床不起也起到作用…… 很不错的文章,告诉人们考虑事物不能太片面,要从多方面考虑,从而达到完美,或者说宽慰人心 梦幻 发表于 2019-1-18 09:19
其实,有用和无用只当在于不适当的时间和人物的判断,有用和无用也是需要换位思考的,比如说衣服烂了,有人 ...
有用和无用是相对的,不能绝对。
随其自然 发表于 2019-1-19 10:54
有用和无用是相对的,不能绝对。
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观点截然不同 欣赏随其自然副站佳作,祝愿开心快乐! 有用和无用是相对,不是绝对的!这是哲学问题,是辩证统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