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声 发表于 2018-11-22 13:28:29

梅(同题文)

作者:金成铸

      文学好友群里,某文学论坛好友点名道姓的叫我参与同题作业《梅》。最近由于工作太忙,本不想参与,但反复看见好友真诚相邀,本来一脑子工作程序的我,突然换了编程,满脑子反复想着那个字“梅”……
         时节还在公历11月份,老宅的梅还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离“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还早着呢,更何况古今写梅大家者比比皆是,王安石的《梅》不用说,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叫绝,卢梅坡的《雪梅》、王淇的《梅》、 林逋的《梅花》……咏梅者的诗篇瀚若烟海,我这两刷子能写什么呢?
       要说“梅”,我最难忘的还毛主席他老人家大概是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读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词,反其义而用之写下的也是同题《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无论是气势、美感、意境,主席的这首词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也是我儿时读到的第一首关于梅的词。虽然那时不懂,但总觉得非常非常美:“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她”一定是神仙姐姐?连毛主席都夸奖嘛!
         我的童年正值“文革”后期,读毛主席诗词也肯定是首选。
         那时的学校教学是半工(农)半读,母亲怕小小的我荒废了,每晚都在灯下陪我看书,教我语文、数学,她也从全能的角度要求我,还教我学画画……
       我的第一张临摹画,就是我家一个白瓷茶壶上的梅花。我后来长大了点听父亲回忆,那个白瓷茶壶是母亲出嫁时,外公给他有点文化的女儿买的嫁妆之一。“文革”抄家,红卫兵要把白瓷茶壶抄走,理由是茶壶上有梅花,属于资产阶级小资情调,父亲来硬的:誓死不给,但无效。母亲巧用毛主席的词《卜算子~咏梅》,机智地把白瓷茶壶从红卫兵手里理直气壮的拿了回来。
      母亲在教我临摹梅时,还教我诵毛主席的词《卜算子~咏梅》。
      母亲文化不算高,但那个时代,也算是才女一个了,她当过车工、电焊工、农民。母亲也许不懂多少几何、物理知识,但她车工技术、电焊技术都不错,还能画简单的工件图,更喜欢画画,特别是画各种各样的梅花……在我幼小的记忆里就很多。可惜母亲离开了我们已二十多年,连同她的梅花再也看不见了!
         母亲教我画梅,也常常告诉我:梅花有坚韧不拔,不屈不挠,不畏寒冬、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品质。她还说:做人要有梅花的品德……
      虽然母亲早离我们而去,但母亲在我心灵刻下的梅的品质,今生今世永远不会忘怀!
         老宅的梅依然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但那“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记忆中的美景,连同对母亲的思念,一样甜甜的!
       感谢论坛好友给我这个机会!

梦幻 发表于 2018-11-22 19:06:47

“我”与梅的一份感情,就是因为受母亲的感染。

梦幻 发表于 2018-11-22 19:07:13

文章故事情节动人,可见感情真挚

梦幻 发表于 2018-11-22 19:07:28

很不错的散文

山长水远 发表于 2018-12-14 10:19:10

欣赏佳文,创作开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