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韵集萃
春韵集萃绿杨烟外晓寒轻,燕语莺啼报晓晴。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荣。
沾衣欲湿杏花雨,点鬓微醺柳叶情 。
最是一年春好处,千红万紫韵盈城。
1. 首联:上句源于宋祁《玉楼春·春景》,描绘春日晨曦中绿杨如烟、略带轻寒的画面;下句融合多首写春日鸟啼的古诗意境,展现出充满生机的春日清晨。
2. 颔联:上句引用崔护《题都城南庄》,以“人面”与“桃花”对比,抒发物是人非之感;下句将“春风”改为“春荣”,“荣”有繁荣、茂盛之意,既符合韵脚,又突出春天的蓬勃生机。
3. 颈联:上句取自志南《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描绘春雨沾衣的温润;下句化用其意境,以“柳叶情”替代“杨柳风”,从柳叶的姿态传递春日温柔,避免重韵,增添春的细腻情感。
4. 尾联:上句引用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凸显春日美好;下句将“总是春”改为“韵盈城”,描绘出春天百花盛开,整个城市都充满春之韵味的景象 。
春韵集萃
绿杨烟外晓寒轻,燕语莺啼报晓晴。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荣。
沾衣欲湿杏花雨,点鬓微醺柳叶情 。 最是一年春好处,千红万紫韵盈城。 首联:上句源于宋祁《玉楼春·春景》,描绘春日晨曦中绿杨如烟、略带轻寒的画面;下句融合多首写春日鸟啼的古诗意境,展现出充满生机的春日清晨。 颈联:上句取自志南《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描绘春雨沾衣的温润;下句化用其意境,以“柳叶情”替代“杨柳风”,从柳叶的姿态传递春日温柔,避免重韵,增添春的细腻情感。 尾联:上句引用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凸显春日美好;下句将“总是春”改为“韵盈城”,描绘出春天百花盛开,整个城市都充满春之韵味的景象 。 这首诗是一首融合了多首古诗名句的集句诗,通过春景的描绘传递出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下面进行简要赏析:
【逐联赏析】
首联"绿杨烟外晓寒轻,燕语莺啼报晓晴":化用宋祁《玉楼春》"绿杨烟外晓寒轻"与武元衡《春兴》"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以柳色如烟、鸟语报晴展现初春晨光。改"残花"为"燕语",更突显生机。
颔联"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荣":改写崔护《题都城南庄》名句,将"笑春风"改为"笑春荣",既保留原句物是人非的怅惘,又通过"春荣"与后文"千红万紫"形成呼应,体现改编者的巧思。
颈联"沾衣欲湿杏花雨,点鬓微醺柳叶情":前句完整引用志南和尚绝句,后句自创对仗。以杏花微雨沾衣的实景,引出柳叶撩鬓的醉意,虚实相生中暗含春愁。
尾联"最是一年春好处,千红万紫韵盈城":前句取自韩愈早春诗,后句自创收束。将韩愈笔下"绝胜烟柳"的早春,拓展到"千红万紫"的盛春,通过色彩堆叠与"韵盈城"的空间渲染,形成春日交响的高潮。
【艺术特色】
集句重构:巧妙串联不同朝代诗句,形成春景长卷
意象交响:杨柳、桃花、杏花、柳叶等植物意象与莺燕鸟语交织
时空张力:晨昏交替(晓寒-晓晴)、今昔对比(人面-桃花)的时空架构
通感运用:视觉(千红万紫)、听觉(燕语莺啼)、触觉(沾衣欲湿)多维度呈现春意
此诗在继承传统诗词意象的同时,通过改编重组创造性地构建出新的意境,展现了集句诗"以古人之陈言,抒今人之妙思"的独特魅力。末句"韵盈城"以抽象概念收束全篇,似可再酌,但整体已构成完整的春日咏叹调。 周日开心!! 学习欣赏,点赞支持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