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阳曲峰东石窟
9月15日(星期天),阴天。三人上午九点在林学院集合,十一点半在晋城驿村饭馆吃饭。十二点继续出发,下午一点四十分到达杨庄。走杨庄南面土路向佛爷沟进发,一路上坡,大部分路段可以骑行,偶尔推车。铁栅栏将沟封锁,但大门没有锁住。穿过铁栅栏门,遇到岔路,走右侧山沟。爬上一个大坡,到达了马鞍桥,前面被木栅栏封堵,可能主要是防止牛逃跑。马鞍桥并没有桥,是一个分水岭,位于最高点,前后都是大坡,形状很像马鞍,故而得名马鞍桥。
试试从木栏杆下面能不能把自行车塞过去,人可以爬过去,自行车塞不过去。只好把自行车举过栅栏,对面有人接。一路下坡,很快到铺岩村,只有几处窑洞,早已是无人村。又走了一段,路变窄,再次出现岔路,走右侧的土路上山。在山坡上,老王指着崖壁上的一个山洞说道:“那就是峰东石窟。” 既然远远能够看到石窟,寻找石窟就容易了。只是高兴的太早了!
下到佛爷沟,看到一大片青石板(这是寻找石窟的重要标识),说明进入了佛爷沟,路没有走错。秋天沟内植被比较密,但可以看到人明显走过的痕迹。老王曾经找到过峰东石窟,他走在前面。沿着小路爬到半山腰,听老王喊到:“前面没有路了,他到山洞看看。” 那个山洞并没有石窟,此时有点抓瞎。老王打开两步路,没有找到轨迹。前一天晚上老王嘱咐我下载一个轨迹,我的手机GPS定位有问题,早就把“两步路”卸载了。昨天晚上我重新安装了“两步路”,下载了轨迹。我打开轨迹,不出意外,看不到定位点,轨迹毫无用途。老王玩两步路不熟,以为下载了轨迹,实际并没有下载轨迹。
是否走错了山沟?原路返回到青石板,老王上山看看是否还有沟。我看过一些网友的游记,青石板就是一个重要标识,应该没有进错沟。我再次打开轨迹,希望有好运,定位点竟然出现了,就是这条山沟,没错佛爷沟!沿着轨迹走沟底,并没有急于上山。已经超了,再次往回走,打开两步路的大指南针,确定方位,石窟应该在那个山洞左侧几十米。抬头向崖壁观望,隐隐约约看到石窟,明显有人工凿刻的痕迹。实际上石窟就在那个山洞左侧大约20米的地方。爬到半山腰,看到一个红布条,老王说这个红布条就是他上次绑的。终于找到了峰东石窟。
峰东石窟位于阳曲县大盂镇峰东村佛爷沟山崖上,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石窟依山而凿在峭壁上,面向西南,开凿于唐代。圆拱形门,高2.2米、宽4.3米。中间开凿一窟,穹窿顶,拱形窟门,窟门上刻有功德佛龛四字,龛楣上雕有二飞天。门外两侧各雕一天王像。右侧天王龛外左侧石壁上刻天王名称为“北方毗沙门天王”,天王面目狰狞,左手托举宝塔,右手置于胯侧。左侧天王头部被凿,双手持兵器交于腹部。窟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像高均为1.2~1.3米。佛为坐像,身后为舟形背光,馒头髻,颈部刻出三道蚕纹线,身体浑圆。内着僧祗支,外披袈裟,结跏趺坐于仰覆莲须弥座上。左侧弟子面部及双手被凿,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露足,立于圆台之上。右侧弟子头被凿,双手叠交于腹部,左手持环,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露足,立于圆台之上。左侧菩萨大部分被凿,仅可见下身衣裙及左手所持净瓶。右侧菩萨头被凿,身体两侧披巾下垂及地,下身着裙,腿部衣纹呈“U”形,右腿直立,左腿微屈,露足,立于圆台之上。两侧天王像上方有碣各1方。
第二次寻找石窟,韩佩妈并没有跟我们,她在停放自行车处等。老王说道:“来一次不容易,怎么也要看看石窟,我下山把韩佩妈领上来。” 老王他们刚上山,一直阴沉沉的天空终于出现太阳。是巧合还是天意?也许是老天看我们寻找石窟的艰辛,功夫不负有心人,老天终于露出笑脸!下午4点25分离开峰东石窟,五点三十五分回到公路,一路下坡,晚上八点多回到家。
来源: 骑行阳曲峰东石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