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子口的山
我的家乡——山(1)文彭小红
我的家在湖南省雪峰山巨大东部地带的一个南翼板块,宁乡市的西北部。沩山山麓中南麓的巷子口镇。
在我记事始这里叫沩山区,巷子口是沩山区政府所在地,那时的沩山区由巷子口、五里堆、沙田、官山、直田、沩山、七里山、龙田等乡组成。后来改巷子口镇,由官山、直田、巷子口等乡组成。
与巷子口的缘是与生俱来的。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出生巷子口官山村,在诸多女人远嫁的潮流中,我未跟上步伐,却选择了与官山村毗邻的直田村定居,且鲜有外出。我墨守于此几十年,对于巷子口的山山水水,总觉相看不厌。龟缩在依山旁水的地方,还常引坐景观天为豪,乐此不疲。
从宁乡市城南站出发,沿宁黄公略一路向西到黄材,再沿山水相依相伴的104县道向西而行。在山脚下蜿蜒曲折的公路旁,一路清澈的沩水泛着碎银,奏着天籁之音,像一条白色的带子时隐时现相随。王定国老人在回沙田时写过一首诗,诗中有句话:“你是一条深深的山巷”。山巷这个词,顾名思义,公路两旁是由连绵不断,参差不齐的山脉形成高大的屏障而形成三十多里路的巷子。
沩水对岸时有小桥通往那边的人家,不由让人想起元代诗人马致远的:小桥流水人家。
家乡的山,出生九折仑下太阳冲的文豪张勉效老人在《九折仑下有我家》文中这样写道:“苍莽逶迤的雪峰山脉,自西向东绵延至宁乡与安化交界处,突起奇峰,群山竞秀,方圆70余公里,山峰高达800来米,山高凌立,峰峦叠翠,云遮雾绕,气势磅薄,这就是冠有“大沩凌云”之誉的沩山九折仑。前清举人周在武诗题《大沩凌云》曰:“大沩十万丈,上与浮云齐。山势长不改,云飞东复西。云去山有风,云来山有雨。风雨无定期,云情竟如许。”诗句字里行间,诉说风雨无常,形容变幻莫测,如此描述,实不为过。”
文章中还有这样一段话触动我的心弦,引发共鸣: “九折仑南麓是自然风光最美的地方,若揽日出,眼底呈现晨曦中的红日光辉似金,美若仙境的山光水色无垠,田畴陇亩如川,低山矮岭碧浪,古镇炊烟,阡陌交织,车流如梭,一派繁华盛景。”
古今文豪对这里的山毫不吝惜赞誉之词,读完让人顿觉这是一副如痴如醉如仙境画景的好地方,也是我相看不厌的原因之一。
这里的山,毫不掩饰山外有山、层林叠翠、高耸入云、层峦叠嶂等词的诠释。驾车驱车在山路间,刺激你大脑是眼见前面的路已到尽头,到了地方眼前一亮。领略一下“路转回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落差,令情感饱满。
非常欣赏一户人家门口的楹联:“秀水绕门蓝作带,远山当户翠为屏。”其楹联写真,意境优美。根据翠的释义,不难理解这里的翠是指青、碧、绿色的玉石。这里的屏是读píng,其释义:1、屏风。室内陈设,用以挡风或遮蔽的器具,上面常有字画。2、指类似画屏那样的东西。3、屏障之物。不管是哪种释义,是挡风遮雨的器具也罢,是画屏也罢,屏障也罢,试想几十里的山为屏,自豪感满满,这绝对是一种阔绰、豪气。而本人认为,这里的屏字三种释义兼顾。写到屏障,我还有本地老人口口相传的一个故事。
日寇入侵湖南时,因我军严守死防,久攻不下。于是他们想另寻僻径,欲从安化偷偷进入宁乡,再攻打长沙。当日寇大军入沩山境地,发现这里的地势错综复杂,且像一个口袋,有着独天厚的保护屏障。而山与山之间的隘口,足以让他们全军覆没。于是他们趁我军追兵未到,片刻不敢停留,急命所有军队连夜逃离这一带。当晚的老百姓们其实吓得缩在家里不敢出门,胆子稍大的也是隔着门缝偷窥。到天亮时日寇全军仓惶逃离,偶有几个国军路过,一问方知缘由。尔后不久日寇在雪峰山芷江机场宣布投降。作为雪峰山一脉山,见证了这一光辉时刻的同时,也给当地老百姓们一个保护屏障。
除了本地家家户户以远山为翠屏,秀水为蓝带。随着社会的发展,陆续矗立的玉宇琼楼也成了山间的一道美丽的风景。在四季常青的山间,或红、或白、或黄、或粉、或蓝,颜色的楼宇,以欧式或者古式等风格突兀,若隐若现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更显生机,更接地气。这也是我相看不厌的原因之一。
最有趣的是这里的山像魔术师,随着天气的不断变化,阳光的照射下不断变化色彩。时而嫩绿;时而深绿;时而碧绿;时而墨绿:时而深蓝……雨后的青翠欲滴;秋天的叠翠流金;春天繁花似锦、姹紫嫣红、无声胜有声的百花争艳;夏天的枝繁叶茂的景色让人迷恋。正因为独天厚的地理,引来无数百鸟争鸣;冬天的玉树琼枝,偶有山间间或的白雪,如同翡翠上镶嵌白玉,美不胜收。夜幕降临的时候,这些山就会形成一幅真实版的墨画,给夜色增添几分神秘。美轮美奂,百看不厌。
不管唐代韩翃在河北石邑山写的《宿石邑山中》:“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还是唐代王维在钟南山写的《终南山》:“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还是宋代秦观的《踏莎行·郴州旅舍》:“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还有苏轼游历庐山写下的“烟波缥缈隐险峰,上下左右各不同。”等等。写的山间雾景,不妨直接来巷子口,这里的雨过天晴后,或者春、秋、冬季时,会非常直白的诠释其诗中意境,目睹诗中美景。聚天下烟雾缭绕青山奇观 为一体,让你流连、迷恋、相看不厌。
除了上述所写,这里的山有着曼妙的名字和鬼斧神工的形状。如巷子口镇上的九折仑,一路向上蜿蜒曲折,如九曲回肠,每一个折点传说由九块形状类似九龙子的石头静静守候;还有笔架山,如笔架一样高耸;铜锣山两块酷似铜和锣的巨石是铁拐李斗法所生;还有以葬南宋学者、理学家、哲学家、教育家,湖湘学派集大成者,“东南三贤”之一张栻父子同朝为官的官山;笔山、金紫山、扶王山等等,无一不展示他们的特色和传奇故事,令人神往。
如果你生长在这样的地方,是否如我一样,痴恋这种乐享坐景观天的生活? 首席欣赏,遥祝创作愉快 写明家乡的地理位置以及地貌概要。详细生动,引经据典,富有感染力和亲和力 学习,点赞支持 期待精彩不断 姐姐的家乡很美、得天独厚!! 引经据典、诠释极致!! :handshake精华共赏、傲雪问候老师!! 晚秋如意!! 飞雪 发表于 2024-10-24 10:04
首席欣赏,遥祝创作愉快
欢迎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