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山斗士 发表于 2024-7-15 14:28:21

《论语》新解阳货篇17.21

【原文】
17·21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1),期(2)可已矣。”子曰:“食夫稻(3),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4)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 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新解】
宰我问:“服丧三年,时间太长了。君子三年不讲究礼仪,礼仪就会生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就会荒废。旧谷吃完,新谷长成,钻燧取火的木头轮过一遍,它们不都是一年的时间就可以了。”孔子说:“(才一年的时间,)你就吃开了新米饭,穿起了锦缎衣,你心安吗?”宰我说:“我心安。”孔子说:“你心安,你就那样去做吧!君子守丧,吃美味不觉得香甜,听音乐不觉得快乐,住在家里不觉得舒坦,所以才不那样做。现在你既觉得心安,你就那样去做吧!”宰我出去后,孔子说:“宰予的话真是不仁啊!小孩生下来,到三岁时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人服丧三年,这是天下通行的丧礼。难道宰予没有得到过父母对他付出三年的爱吗?”
【评析】
这一段说的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宰我之间,围绕丧礼应服几年的问题展开的争论。在这场争论中,孔子胜了,因为至后,父母丧,士人要居丧三年,现任官要丁忧三年。都是从这儿传下来的!


来源: 《论语》新解阳货篇17.2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论语》新解阳货篇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