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山斗士 发表于 2024-4-2 12:32:54

《论语》新解季氏篇16.1

季氏篇第十六
【本篇引语】
本篇包括14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生而知之”;“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本篇主要谈论的问题包括孔子及其学生的政治活动、与人相处和结交 时注意的原则、君子的三戒、三畏和九思等。

【原文】
16·1 季氏将伐颛臾(1)。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2)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3),且在城邦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4)有言曰:‘陈力就列(5),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6)矣?且尔言过矣,虎兕(7)出于柙(8),龟玉毁于椟(9)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10)。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11)。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12)之内也。”
【新解】
季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子路去见孔子说:“季氏将要对颛臾动手。”孔子说:“冉求,这不是你等造成的过错吗?颛臾从前是周天子封它到东蒙主持祭祀的,是鲁国的藩属国,也是国家的臣属啊,他凭什么讨伐它呢?”冉有说:“是季孙想去攻打,我们两个都不同意。”孔子说:“冉求,周任有句话说:‘(做为臣子)就要尽力稳定好秩序,办不到就别当。’见主子有了危险不去救助,见主子将要跌倒不去搀扶,那还要你们这些辅佐干什么?(事到如今)你们还言过饰非。老虎、犀牛都跑出了笼子,龟玉也毁在了匣中,这是谁的过错呢?”冉有说:“现在的颛臾,早就在加固城防了,几乎就要扩充到费邑了。如果现在不攻取它,将来一定会成为季氏子孙的后患。”孔子说:“冉求,君子最痛恨那些口是心非还要强辞夺理的人。我听说,对于有封国封地的人来说,不怕地面小人口少,怕的是你心里不平衡;不怕土地贫瘠,怕的是你不安份。只要心理平衡了,就不会觉得贫瘠。心态平和了,就不会觉得地方小人口少。安份守已了,也就没有倾覆的危险。若是你们这样做到了,如果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你们就修文礼树仁德去招徕他们;这样不但能够招徕了他们,也能够使他们安定地生活下去。现在,仲由和冉求你们两辅助季孙大夫,远方的人不归服,你们不能用文德去招徕他们;国中封邑分崩离析,你们又不能保全他们,反而策划对他们大动干戈。我只怕季孙的忧患不是由颛臾造成的,而是由你们当局内部造成的!”
注:颛臾:是鲁国的附属国,在今山东省费县西。东蒙主:东蒙,蒙山。主,主持祭祀的人。陈力就列:尽力对得住职务。列:秩序。虎兕出于柙:指的是军队出征。龟玉毁于椟中:龟玉是国家重要礼器。毁于椟中,意为破坏了礼仪制度。近:几乎。均:平衡。贫:贫瘠。来:徕。
【评析】
孔子反对战争,有了危机主张用文德去化解,由此得到太平!这是圣人的理想世界,但不是现实。


来源: 《论语》新解季氏篇16.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论语》新解季氏篇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