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 发表于 2024-3-11 08:04:24

华丽的转身

      小时候,我总托着下巴,在一旁聆听开油坊的邻居叔叔回家后到我家和父亲闲聊。
   隔壁开油坊的叔叔,是隔壁孙姓的爷爷领养远房亲戚的儿子,是孙爷爷唯一的继承人,因为父亲和善,所以他一直叫我父亲为大哥。由于他是开油坊的,每天都会他接触各种各样的人,每天他串门都会把各种故事带来我家和我父亲分享。
   对外界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我,经常坐在旁边聆听,有时还会插上几句,或被父亲,或被母亲训斥:“大人讲话小人听,不乱插嘴。”问他们为什么?没有所以然。回复的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脸、眼杀和言辞指令:“你听就是,还怕我害了你?!”不知道是脸皮薄还是怕打骂的缘故,我也顺从着。
      记忆深刻的一次对话是某人到城里走亲访友,提着攒集的好些天的鸡蛋送去,结果被城里亲戚嫌弃。比如进屋不脱鞋被甩脸色、穿着破烂说是穷亲戚、坐凳子嫌脏等等千奇百怪的缘故。最后某人因为受不了这种诋毁,一怒之下茶都没喝到就走了,由于路程远,回家时饥肠辘辘,一肚子委屈和愤怒,直言一辈子都不到城里走亲戚了。
   那时候鸡蛋在乡下都很珍贵,一般用来招待客人的,自己家里有人生日或者逢年过节才能吃上,攒集鸡蛋要好几十天才攒集得到。鸡蛋都是几十天攒集起来的,穿着自然提前做了准备。
       我问了很多问题,人家那么看不起他,某人为什么不把鸡蛋带回家?乡下人家里一有来人,不管熟悉的人还是陌生人进屋就会有一杯热腾腾的茶水递给你,为什么城里人连茶都没有?……还没说完,父亲的训斥把我的话掐断。
    那是八十年代末,城里人嫌弃农村人,把农村人冠上别称“乡巴佬”,从此有关“乡巴佬”到城里遭冷落的事件屡见不鲜,我幼小的心里对“乡巴佬”的概念依稀掺杂粗俗、穷、脏、乱等等一些令我们农村人不爽的含义。也因此对城里人有不好的印象,凭什么没进门就给别人脸色?凭什么别人送礼自己收下还赶别人走?……老师没教他们礼仪吗?
      父亲严厉训斥,只能阻止我不说话,但阻止不了我胡思乱想。
      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农村人种的粮食,自己吃不饱还要免费上交分给那些看不起农村人的城里人吃?我不知道我们为什么没有城里人穿的干净、整洁的衣服?为什么城里人不流汗?为什么城里人上个班,住的、吃的比我们好?……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
       由于未曾与这类事情有什么交集,在岁月的长河中渐渐沉淀。
       到九十年代初进入高中,因为在下宁乡读书,有来自城里的,也有镇上的,当然也不乏有农村的我们,渐渐地发现虽然同学间都是礼貌的招呼。但城里人往往扎一堆,镇里人一堆,农村人一堆。言行举止,穿着打扮,差异很大,一眼就能看到谁是镇上人,谁是城里人,谁是乡里人。因为没有太多的话题和交集,印象都还不错。
       九七年五月份到长沙一户人家当保姆,那户男主人乡下人,女主人城里人。由于女主人结婚多年未孕,所以领养男主人家乡下亲戚家的一个女儿。后来女主人又生了一个儿子,儿子先天性脑瘫,脑子聪明就是右边的手脚行动不方便。因为他们父亲都要上班,所以请我照看孩子。名义上是照看一个孩子,结果两个孩子辅导功课,家务活、陪小孩子上学的活都让我做。
       到他家不久,就听得女主人一口一个“乡巴佬”说着,惹得我非常尴尬。她见我的神情后忙解释不是说我,并把她女儿是领养的事告诉我。女孩子成绩不好,好像就是“乡巴佬”的基因的错。男主人稍有不惹她开心的事,也是“乡巴佬”的错误,虽然她对我和谐,一再解释“乡巴佬”不是指我,但我对此总感觉隔应,还加上她的女儿和儿子以“乡巴佬”称呼我,我也让不太高兴。当然,孩子不知道“乡巴佬”意味着什么,也许学习妈妈的说觉得有趣。但我似乎感觉到十岁的小女孩似乎懂点,但又不是很懂。
      孩子们的称呼没给我实质性伤害,但我真的不喜欢老板娘这样,在只有三间房,五个人里有四个“乡巴佬”基因的人家,还天天听着“乡巴佬”的话干活,即使不是说我也总感觉别扭。勉强干一个月多我就提出辞职,老板娘一再挽留,并解释一下子难找到合适的人。我考虑是一位熟人介绍的,碍着熟人面给她时间找人。
   当时她家小儿子读学前班,有一次在门卫室和老师交接的时候,他好玩似的笑着对我说了一声:“乡巴佬。”
    老师一听,脸色凝重,马上制止。
   “谁教你这样叫姐姐的?这样叫是不尊重人!你吃的是乡下人种的粮食,蔬菜、还有乡下人养的鸡、鸭、鱼……”老师教导孩子一番,尔后和我交流,并劝导我不要和孩子计较,她也是农村出来的,不一样在城里活得精彩吗?她还自豪地告诉我在她不断自强下,在城里这么好的学校也拿到了高级教师资格证书。
   她用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农村人是棒棒的!坦荡的!值得尊重的!不比任何人差!
       我看着那孩子也觉得可笑!同时也加重了我要离开的决心。
      两个月后老板娘总说还没找到合适的人,要我看在孩子可怜的份上帮帮忙,并拿了一些旧衣服给我,说哪个有钱的女同事想要没给……还承诺到满三个月不管我有没有找到人就放我走。想想二十多天一转眼就过去了,我也默许了。
      孩子偶尔也出去兜兜风,才知道他们住的单位分配房,同单位的人住在一起。保姆遇上说保姆的事,方知别的保姆带孩子的只带孩子,家务活不帮忙干,更别说辅导另一个的功课了。至于衣服,女主人一般都买新衣服送给保姆,不会给旧的。
      三个月满后,我没说什么,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她家。
      2020年我在城里买了房子,楼下大姐和我打招呼,我告诉她我是农村人。她双眼发光,兴奋地笑着说道:“乡下人多好!淳朴、善良、热情、勤劳、不斤斤计较……我最喜欢和农村人打交道!”尔后邀请我去她家玩,当然,事后我家孩子还麻烦她帮忙关照过,她也非常乐意。
   和她聊天方知她父母以前是工人,自己和兄弟姐妹接的班,一直住在城里,非常羡慕农村生活,喜欢和农村人打交道时回归自然的感觉。
   后来与很多城里人打交道,一听说是乡下人,用肉眼可见的热情和我聊天。
      当然,在二十世纪以来,陆续听闻那些曾经看不起“乡巴佬”的城里人不再把我们农村人叫乡巴佬。相反那些人一看见农村家乡人就非常热情地邀请去他们家玩。他们说乡下人勤劳、勇敢、有耐心、上进心强、没矫情等等,与以前的嫌弃相比,现在他们稀罕着农村人。   
       一个华丽的转身,是农村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自强不息的步伐成就今天被世人尊重。
   前年与一位从农村出去的位高权重、对学术严谨、和蔼可亲的干部。我对他说,他已经跳出农门,辉煌腾达了。他对我说:“小红,我永远是农民的儿子,我一直铭记自己是吃粮食长大的人!”
       这话深深震撼到我!

飞雪 发表于 2024-3-11 10:27:52

首席欣赏,遥祝创作愉快

飞雪 发表于 2024-3-11 10:28:27

文章叙述了小时候的经历,感同身受

飞雪 发表于 2024-3-11 10:29:57

我们那个年代出生的人,几乎 都经历过,一到城里总觉得矮一等。连说话都没有底气

飞雪 发表于 2024-3-11 10:31:22

随着时代的变迁,对农村人的看法完全变了。因为有些农村人比城里人过上了人上人的日子,偏见不再有

飞雪 发表于 2024-3-11 10:31:56

文章层次清楚,主题鲜明,好文

飞雪 发表于 2024-3-11 10:32:10

点赞支持,学习了

飞雪 发表于 2024-3-11 10:32:21

期待下篇更精彩

傲雪 发表于 2024-3-12 12:34:46

本人身体不好、先点亮!!

傲雪 发表于 2024-3-12 12:34:54

万事如意!!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华丽的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