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基础知识【三】平仄概述
遵循正格联律,其它变格联不提倡使用,在初学阶段,建议大家以正格联为准。为了不误导学习方向,这里将严格按照正格联的声律规则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介绍:尾字平仄规则、句中平仄规则、句脚平仄规则。 1、尾字平仄规则(上联仄起,下联平收) 一副对联,上下联收尾的各一个尾字,合共两个尾字,必须是一仄一平。在正格联中,这个原则是铁定的,不能更改.一般要求上联尾字为仄,下联尾字为平。当然,正如前面所讲,有些变格联,如岳麓书院门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则是平起仄收的,例:“人不可以无师,物常聚于所好”,“一粒沙子万斛珠,半湾湖水千江月”,不过这在浩若烟海的古今楹联中,却是为数不多的。 我们看下面的正格例句: 例如:自题联----陈锷 事能知足心常惬;------尾字惬为仄 人到无求品自高。------尾字高为平 2、句中平仄规则 对联平仄按马蹄韵的规则。所谓马蹄韵,是一种形象的表达的方式。马在奔跑的时候,前两蹄提起,后两蹄落地,在声音上呈一轻一重的形态。平仄两两交替而行。 句中平仄,指的是一个联句中每个字的平仄安排规则,一般规律是,同一联句当中,每两个要互换平仄。如遇领字或意节特殊的或可能三字换平仄。(平仄交替规则)上下联之间的同一位置,平仄要相反。(平仄对立规则)----正所谓逢双必反,135不论,246分明。公式如下:(以下所举的,皆是正格,变格不计在内) (1)一言联格律。 上联:仄 下联:平 例如 虎雨画墨 龙风诗泉 (2)二言联格律。 上联 下联:平平 例如 上海 彩凤 绿叶 好友 宁波 金龙 红花 良朋 (3)三言联格律。三言联格律有两种: A 上联:平仄仄, 下联:仄平平。 例如:三尺剑 六钧弓 B 上联:平平仄, 下联:仄仄平。 例如: 空中月 水底天 (4)四言联格律。 A 上联:平平仄仄。 下联:仄仄平平。 例如:天明鸟语 月夕鸡栖 (夕字古仄) B 上联:仄平平仄。 下联:平仄仄平。 例如: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杰字古仄) (5)五言联格律 A 上联:平平平仄仄。 下联:仄仄仄平平。 例如 残灯明市井==晓月辨楼台 西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B 上联:仄仄平平仄, 下联:平平仄仄平。 例如: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6)六言联格律。 上联:仄仄平平仄仄, 下联:平平仄仄平平。 例如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秋水长天一色===落霞孤鹜齐飞 (下联平仄为“仄平平仄平平”,是一种变格,但仍遵循246平仄交替的原则) (7)七言联格律。 A 上联:平平仄仄平平仄, 下联:仄仄平平仄仄平。 例如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白字古仄) 名传塞北三千里==味压江南十二楼。(压字古仄) B 上联:仄仄平平平仄仄, 下联: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如 地到无边天作界===山臻绝顶我为峰。(绝字古仄) 往往鸡鸣岩下月===时时犬吠洞中春 (8)八言联联格律。 A 上联: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下联: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例如: 社会和谐,国强民富===神州壮丽,水秀山青 (“国强民富:仄平平仄,为平平仄仄的变体,但在意节点上平仄相对) B 上联: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下联: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例如:左图右史书香永代===绿水青山宇宙长春 八言联也可以是四言联的组合。 九言联,一般是四五言(或是五四言)联相加。十言联一般是四六言或五五言相加而成。十一言联多为四七言相加,也有五六或六五相加组合而成,其余照此类推。一般八言以上(含八言)联的平仄可视节奏而定。下联平仄与上联相反。来源: 楹联基础知识【三】平仄概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