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
养老文/飞雪
无论你年轻多么风光,多么潇洒;事业上多么成功,多么荣耀;家庭上多么幸福,多么温馨。都会走向衰老,走进人生的暮年。到这个阶段,一个最严峻的问题——养老。就会进入我们的视野并且努力做出各种选择。
我婆婆今年八十四岁。五年前凭着身体硬朗,还能自己做饭炒菜,有时还种点地。一个人在老家过得算是不错。岁月不饶人,转眼婆婆瘦小的身材变得更加矮了,走路常伴喘气,走一百米路就要歇几次。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硬化,什么病都附身了。药都可以当饭吃。有时确实严重,还得住院治疗。婆婆共四个儿子。每次为婆婆养老的问题,他们兄弟都要开会。仪式感满满的。可婆婆的一句话:她能动,不要人照看。也只好搁置。婆婆之所以有这样的相法,她告诉我说:四个儿子中老三老幺两家还有学生读书,本来开销就大。如果再拿一笔钱出来养老。是不是将承担更大的压力。婆婆的心是好的,可她的身体不等人。
时间一天天过去,婆婆身体时好时坏,吃药输液是常事。今年四月份,婆婆来城里,住在我家。我每天早上起来很早,既要做早饭,还要准备中午的菜。那样中午下班回来节约时间,尽量按时开饭。不让她老人家饿着。住了些时日,到老三那里去了几天,老幺那里呆了些日子。老人家的精神看起很好。快到五一时,闹着回老家。我们也只好照做。一起到乡下,陪了两天返城。
我们走后,婆婆一个人住在老房子。我老公每天雷都打不动,再晚都要打电话:问问情况,身体怎样?吃饭没有等等。五月三日打电话,婆婆说:她又感冒了,吃了些药,好点。五月四日打电话说感觉好。五月五日说不想吃饭。五月六日说在输液。接连几天的情况,我老公下定决心,坚决找人服侍她母亲。于是把城里的老三老幺叫来商量母亲养老之事。
老三说:老妈一个人在乡下,吃也是一顿,不是也是一顿。人不舒服时,饭都没法煮。找一个人照看很有必要,钱大家出,都有赡养老人的义务。老幺说:养老还得尊重老人的意愿,万一请人,她不同意。我老公也发了言:这次要做好老人的工作,我们必须要找人照看,她的身体已经不允许消耗了。找一个人陪着,说说话,洗洗衣,煮饭,打扫一下清洁。我们才放心。请人照看的工资大家平均出,生活以及药费,我来出。老大在电话上也同意了此方案。接下来就是请人的问题。老大说:找人哪里那么容易,而且也不放心,不如老三老幺哪家来照看,同样给工资。这个提议好。可是老幺说与老人合不来,容易产生矛盾。老三说他们都没得社保,趁现在年轻找得到工作多做事。如果今后老人百年归世,年岁大了,根本没法找工作。所以也不愿意。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的意见,还是请人照看。这几天,他们四弟兄,动用各自的关系找人。终于我老公问到了一个:是我老公单位的保洁介绍的。这个人五十八岁,胖型身材,精神抖擞。她说:她从事照看老人的活路七八年了。看样子很有经验。我们一下子就相中了,谈好了工资。她也愿意跟随老人在农村与城市之间往返。大家终于放心了,为老人找到了合适的人。
五月八日上午,我老公打电话给这位大姐:告诉她明天出发回老家,大姐说,她子女不愿意她到乡下。这突如其来的变数确实令人招架不住。计划没得变化快。以前的欢喜全成泡影。我老公垂头丧气。我安慰说:又慢慢找嘛,总会找到的。
寻找的路太曲折,可老人等不起。最后,我给我老公说,如果确实找不到,就把老人接进城,住在我家。日子长了,她想到哪家去就到哪家去。这样大家用不着出钱了。说不定老人还新鲜。
养老,到底要怎么做?居家养老确实好,感受大家庭的温暖。有人说,旅居养老,可以周游神州,赏风景,看河山。有人说,抱团养老,可以相互照顾,增进情谊,广交天下之友。还有人说,侯岛式养老,可以感受异地风土人情,扩大眼界。朋友,到老时,你选择哪种?又怎么来养老?
首席欣赏 点赞支持 非常精彩的内容 鸥盟轩有你更加精彩 万事顺遂 人活一辈子,最后一程养老问题的确值得人深思。经历上有老下有小的经济压力,所以我给自己老来买了一份丰盈的养老保险。这样就算自己老了有钱让孩子们孝顺,不拖他们后腿 以自家婆婆养老不易个案,偿试探索社会养老问题,发人深省。
创作快乐! 梦幻 发表于 2023-5-8 17:48
首席欣赏
谢谢关注支持 梦幻 发表于 2023-5-8 17:48
点赞支持
谢谢留言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