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菜
网上流传———某人说:农民勤劳其实是一种错觉,因为他们把种子撒在地里,就回家睡大觉了,种子都是自己生长,发芽,所以我们吃的粮食跟农民的关系很小。 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民,这句话无疑是让我这个老农民有受不被理解的愤怒、委屈、和人轻言微的无奈等各种情感交集。先不说其他的,我这里就说种菜。
种菜之前要挖土,挖土之前如果土里有长得茂盛的杂草就要先拔掉。
遇上顽固性杂草,比如革命草(空心莲子草、水花生、革命草、水蕹菜、空心苋、长梗满天星……)拔下来不能留下一丁点的茎,因为它的一点茎或者根不到一年就会让你看到满地的革命草。革命草的繁殖能力和适应性非常强,水旱两地都适应。如果一丁点革命草茎或根留在地里,只要有点露水,哪怕晒得差不多干的革命草也能成活。所以拔下的顽固性,像革命草这样的杂草一般是放在外面晒干。当然,除了这类杂草,其他的可以放地里沃肥。
挖土要高高抡起锄头,用力落下,深深挖下去,然后把土一块块敲碎,捡去土里像革命草一样顽固性杂草的根。在挖土,捡杂草的过程中还有整平土地。
挖土需要很大的力气,特别是臂力大,整平力气不需要大,但动作繁密,需要耐力。如果没干过活的半分地就会让你浑身酸疼。
要想杂草除死,就要选择好天气。雨天绝对不行,晴天的早晨可以,挖完土,白天晒一天,一般杂草都蔫了,翻土的时候把杂草埋入土里沃肥。
挖完土就要修沟,修沟一是厢与厢之间在菜繁茂的时候有透气空间,二是方便涨水的时候排水。三是种菜后施肥、浇水、除草、采摘的时候留下的一条路。
修完沟后就是挖浅坑,坑不需要深,但也不能太浅。坑里放入底粪,比如牛粪、鸡粪等等之类的家肥,这些家肥需要发酵后才能做菜的底肥。
这一切就绪了就剩下种菜了,种菜有些要深种,比如辣椒、茄子之类的;浅种比如莴笋或者生菜等等。
当然,种菜之前就要发菜秧,发菜秧是技术活,要适当的掌握好种子的温度、湿度以及保证周围无杂草。当然,阳光是菜子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所以选择菜秧地是阳光充足的地。温度掌握不好,温度太高了种子熟透了发不出芽,太低了延长了它发芽时间。湿度掌握不好,太湿了种子发烂,发臭,太干了种子蒙睡状态。所以出现晴天多洒水,天寒地冻的时候就要盖薄膜或者搭棚架。辣椒秧,茄子秧苗等初春时栽种的菜秧大多是这样育出来的。所以,种子下泥后菜农都会像呵护宝宝一样呵护种子,哪怕它发芽后都不敢懈怠,因为秧期一样要保持温度,湿度以及杂草干净。杂草比家菜的繁殖能力强,长势快。它们无孔不入,而且品种繁多。一般这种情况下见一颗拔一颗。
种子发芽了我们叫秧,秧如果太密要拔掉一些,所以菜农凭着多年的经验,总结了在发秧苗之前就要掌握好种子撒发的密度。不然拔掉的是无效秧,因为秧太密越长越大,密度越大,会有出现腐烂,一旦有小面积腐烂,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面积腐烂,这样会导致前功尽弃。
在秧苗期还是要小心翼翼呵护到移栽,一般一个多月到两个月之间。
秧苗期的呵护是小面积的,一旦移栽成了大面积的呵护。移栽的秧最好带有本土,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带有土的更容易成活。
移栽的秧苗先要把土淋湿,当然,如果前几天下雨就不要施水。移栽秧苗需要选择好的天气,晴天,阴天都可以,如果栽种后雨水连连秧苗成活率会降低不少。秧苗会出现茎和叶子腐烂等现象。如果是晴天,那每天要湿水几次,一般早、晚各一次。中午红火大太阳下湿水会把秧苗烧死,有经验的农民是不会选择在中午给菜秧浇水的。
移栽秧苗的时候一般会栽在底肥旁,而不是在底肥上,因为底肥放入土坑,有一定的湿度后产生氨气等等,会把秧苗熏死。
浇水的一般都是浇粪水,粪水浇出来的以后更加强壮,更茂盛。清水(我们这里叫寡水)浇出来的秧会苗秀。浇水不好会影响后期的结果,有些人为了方便有很多用化学肥料的。但肥料不能施得太多,否则会出现青苗或者腐烂等等现象。
这样延续至少七天,移栽秧苗如果是绿油油的,大概就是移栽成功,种菜也算够一段落。
从种子到发芽到移栽的过程中,至少要一个多月时间小心翼翼的,这样菜满土——就是长得茂盛容不下大量杂草的时候才不要这样天天呵护了。
“农民勤劳其实是一种错觉,因为他们把种子撒在地里,就回家睡大觉了,种子都是自己生长,发芽,所以我们吃的粮食跟农民的关系很小。”是不是真的呢?我想看到我的文后答案自在民心。
首席沙发!! 板凳到位!! 各种行业、都有其技术,和奥秘之处!! 当然:种田种菜也有许久讲究!没有积累知识、不是谁都懂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惟有付出、才能得到!! 俗话说:行行出状元!! 不是什么事情、都可以一劳永逸的!! 只有汗水和耐心相结合、才能结出硕果!! 姐姐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