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哺—22散丧
七月六日我是靠着网友傲雪给我寄来的一支高丽参和老公买的三盒葡萄糖注射液支撑着。幸亏五日厨师弄了一道开胃汤,吃了少许东西。我想不然我早就倒了。
六日晚我们三姊妹继续守夜。小时候听父亲常说以前老人去世了,儿女们要守孝七七四十九天,期间不能洗澡,只能换衣服,擦拭身体。有的是七天,就是头七;也有的三天。现在估计知道这些规矩的人都少了,所以没几个人隔几天洗澡。
严格来说天气虽然降温了,毕竟季节到了,我平时就算是冬天都洗澡勤快。遇上这种天气三天不洗澡真的很难。
俗话说别人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己家的狗窝。嫂子忍不住洗了个澡。由于我还不太习惯他们的生活方式,我擦拭身体换好衣服后总感觉没有用水沐浴那样干净,这种滋味挺难受的。姐姐和哥哥也没洗澡,他们好像比我能挺。
深夜,凉风习习,哥哥和姐姐看着精神抖擞,我感觉自己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无力地伏在桌上,最后实在支撑不住,困意卷袭而来。到凌晨四点左右,犯困倒在床上和嫂子同睡,不知道是换床不习惯还是高丽参和葡萄糖的效果,亦或是父亲去世的心情影响。在床上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一直熬到七日天亮。
埋葬父亲的地在哥的屋后面,离哥家不到一千米的路程。由于哥这边没有水泥硬化路面,地面泥泞不堪。
农村最讲究的是人去世后送老归山,意思是说老人去世了,晚辈们把他埋葬在山里,回归大自然,给他人生画上一个句号。
一大清早所有的亲朋戚友都回来送葬,地面泥泞,路狭窄且滑,所以没有扶棺材这一系列的操作。
我拖着疲惫的身体昏昏沉沉随着一行人,踏着泥泞的黄土地,送着父亲归山,随着炮仗声声。我那老实巴交、大公无私、勤劳朴素……的父亲被放入土坑。那里,他不孤独,有他最爱的母亲并排躺着。那里没有病痛;没有烦恼;没有贫穷;没有劳碌……从此,他与天地同眠。
骨灰盒入坑后,所有孝子必须赶快把自己身上的孝衣、孝布摘掉。这是规矩,不然孝家会骂人。
送完葬后就是所有的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吃一餐散丧饭,代表丧事结束。哥代表孝家叩谢亲朋戚友前来吊孝,叩谢上下邻居热情帮忙。
吃过饭道士们匆匆走了,他们是不能逗留的。也不得留半点东西在孝家,如果不小心有留,代表孝家不是还有一场丧事,就是几年里不顺利。
中午饭是邻里帮忙收拾东西,晚饭是酬劳饭,感谢邻里帮忙劳作备的饭菜,需要孝家临门临户请。
父亲走后,哥感叹道:“真的搭帮有三姊妹。”当然,我也听懂他弦外之音只有独生子的遗憾。
“你说奇怪不奇怪,这么大的雨天,爷出殡时不下雨,搬庙时不下雨,去火化也没下雨。凡是外出的事都在雨空子里。”姐道出了她的想法。这种惑我们都难以解释,我想大慨是因为父亲太善良,有天缘吧!
我和姐姐按照母亲去世后的承诺,敬父亲三天后拍拍屁股走了,谁也没有去分割父母剩下来的东西。
父亲已经走了这是不争的现实,再也没有“爷”可叫了;再也不见他胡子拉碴裂开嘴笑的模样;再也看不到他佝偻着身子慢腾腾走路的样子……从此不再有归途。
我翻看着朋友圈,唯那里还能看见活生生的父亲;唯那里有父亲亲切的答应声……隔着屏幕我喊一声“爷—”无人应,泪水模糊了双眼。 首席沙发!! 板凳到位!! 父亲走了、许多后事需要料理!累坏了姐姐、累坏了姊妹们!! 父亲走了、声声呼唤!没有回应、痛断肝肠!! 姐姐孝心可嘉、理解!! :hug:精华共赏、傲雪问候姐姐!! 幸福如意!! 迟赏精华之作,遥祝创作愉快 我们这边也有守灵的习惯,不过,没有 你们那么严格,只是每晚必须有人守到天亮,中途不准蜡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