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儿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这段话里,我们可以看出父母对孩子的牵挂和思念有多深,可以说为母的无时不刻不在担心孩子的是否衣遮体保暖、食的营养健康、住的舒适……这段话之所以经久不衰被流传、被引用,是因为父母对孩子这种爱心经久不衰。
在经济日益猛增的年代,农村的青年和中年人为让家人过得更好,活得更好,去远方在建设祖国的同时也能引进些资金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好。于是,他们背上了行囊,背井离乡寻找需要他们的地方,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亲人踏上他乡的旅途时,思儿在留守空巢老人的生活中无时不在,在年接近时候,越演越烈,越来越浓 。
“我出了红薯粉,一个人吃不完要卖掉一些,还得留一些给孩子,他们爱吃。”这样一句简单的话我品出春天种下思念,经过夏天炙热的炒作,秋天回收在冬天的贮藏里,来年让孩子们悄悄带上,和他们一起去了远方。
我脑海里浮出无数画面:一个佝偻身子的老人时时刻刻想着孩子要吃红薯粉的同时,在春天开始播红薯种,然后天天看着红薯种苗长出来,待到一定时候割下来栽种,施肥、除草、翻藤、收藤、挖、洗、磨粉、出粉。这一系列经过几个月的辛劳,是因为她被孩子们需要着,她愿意、也乐于被需要着,在被思念孩子孤独的同时也享受思念的过程。
“您都老了,还这么勤快干什么?您看有许多人老了都不干活,打打牌,东家长李家短的聊聊天,不行吗?”
“孩子负担重,孙子要娶,娶要买房买车,不易得!”
我沉默着,谁又易得(容易)?她也不是经常说这里疼,那里疼吗?时常看见老人走一步在腰处捶几下,只是这种情况,我未曾见她向孩子们说过。
想到这里,我的心微微一颤。有多少孩子知道父母身体是否健康?是否忍着身体的不适在干活?难怪前面诗中后面有一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您一定余不少钱吧!今年卖了这么多红薯粉!”
“没有余钱,说来你可能不信。我给你算算,红薯自己留种不要钱,养鸡要成本吧!?”
“您养多少鸡?”
“一年陆陆续续算起来不少,买鸡成本三月一千多,六月又添了,九月也添了几十,还有喂的玉米、稻谷……都需要成本!”
她一报数,果然不差。
“您养这么多鸡鸭吃得完吗?”
“我一个人哪吃得完?孩子回一次家杀一只,带几只去吃,过年回家想吃多少杀多少,孙子要是有合适的娶进来也要准备鸡。”
除了给自己孩子的还有孙子的,未雨绸缪满满的都是爱,我感慨万千,不知道自己老了以后是否能坚持到和这些老人一样,爱孩子爱得能感动别人,当然,不知道能不能感动她自己的孩子。
“有人说现在天天像过年,过个年和平时一样我就不信。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我承认,但一年杀的牲口,比如鸡,平时我们两老家伙在家舍不得吃,就算杀了,觉得食之无味,孩子一回家没鸡肉就杀,过年和春节杀的鸡比平时十一个月里要多得多。"
"是的,我家平时也没舍得杀鸡鸭,孩子回家到现在已经八只了,预算上班的、上学的都带些去,几十只鸡鸭所剩无几了。"这是去年年底和同龄人的聊天。
村里老人鸡鸭猪羊牛壮,瓜果蔬菜满仓时,我发现也是老人孩子们的归期。 首席欣赏,遥祝创作愉快 由诗引发长辈对晚辈的那份爱,那份深深的情,都是在日常的举动中烘干了多少岁月!又盼来了多少期待?
此文引发深思,带给读者一连串的问号,好文 晚辈享乐,又有多少知道长辈的艰辛!现在年轻人回来真的是“客”,不过,有些长辈累并快乐着。 学习,点赞支持 期待下篇更精彩 飞雪 发表于 2023-2-8 10:56
由诗引发长辈对晚辈的那份爱,那份深深的情,都是在日常的举动中烘干了多少岁月!又盼来了多少期待?
此文 ...
谢谢姐姐鼓励 飞雪 发表于 2023-2-8 10:58
晚辈享乐,又有多少知道长辈的艰辛!现在年轻人回来真的是“客”,不过,有些长辈累并快乐着。 ...
是的 飞雪 发表于 2023-2-8 10:58
期待下篇更精彩
共创精彩 飞雪 发表于 2023-2-8 10:54
首席欣赏,遥祝创作愉快
欢迎,敬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