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年味序幕
拉开湖湘年味的序幕时间应该是在冬至,而冬至做至肉(即冬至做的肉干)则是湖湘年味的第一个主要节目。古有:“冬至大过年”之说。
意思是说明年关将近,也表示冬至的重要性。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古时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这时节都要回家过冬节,所谓“年终有所归宿”。
有句话“春江水暖鸭先知。”其实年味的到来做生意的人最先知。我是做生意的人,所以悄悄地把这个秘密告诉我的读者们。
冬至的主要节目——至肉的原材料鸡、鱼、鸭、猪肉等等都可以做。有风吹的,叫风吹肉,有熏制的叫腊肉,做得最多的应该是猪肉。
喜欢做至肉的是一些什么人群?为什么现代人特别热衷于做至肉?至肉又是怎样做好好吃、好看?这些问题是不是让亲爱的读者,你深感疑惑?
据我所知:喜欢做至肉的人群大多已为人父母。记得前几年我写过一个关于年味的故事。说一对八十多岁的夫妻到我店里购买猪肉。父亲脚风湿严重变形,走路一瘸一拐的,跟我说走一步痛一下;母亲佝偻着身子,说腰疼几十年了,弯着疼感轻点,直起来就疼得要命,所以这位母亲走路都是弯着腰(是那种腰与脚成六十度角的。)走,两个老人身体都非常瘦弱。夫妻俩硬是花一个多钟头忍住痛、累、走几里路到我家购买猪肉。为的是他们远在新疆工作几十年没回家的儿子好家乡的至肉。
如此诸多的故事,我领悟到:至肉里包含着父母浓浓的爱和对孩子们美好生活的期待;至肉里也能让孩子们嚼出紧紧相连的、喷香的、肥肥的、压在心里不能轻易言语的诸多感觉的乡愁。
所以,为人父母的愿意悄无声息地把爱和期盼倾注在至肉里,好让过年归还的游子再一次外出时携带。而外出的游子也好上了这个充满乡愁、父爱、母爱的至肉。
由于至肉好收藏,收藏得好的话越陈味越浓,越耐味。所以为人父母者早早就准备,期待孩子们过年回家,再一次外出时携带奔往他乡。
取到至肉的原材料,我拿猪肉做例。切成一寸左右宽的条条,看个人喜好,有些更大有些小。
有些人拿回家直接挂家里通风处,这样容易坏,现在很少人采用了。
很多人拿回家放盐腌制:放盐腌制有直接抹盐法,直接抹盐就是把盐直接抹肉上,搓揉均匀后拿器皿装上,待个把星期后拿出来。
还有的根据个人爱好放些八角、桂皮、香叶、湖南人喜欢辣,所以有些人还会加上些辣椒、胡椒等等佐料用水煮开,待水冷却后放上适量的盐,把肉浸水里个把星期待味入肉里。这就是腌制过程。
放盐量一般是以八斤左右的肉一斤盐为标准。在腌的过程中把里面的往外翻,外面的浸盐水里,使盐水均匀入肉里。
腌制后就是干,有的风干,就是直接挂家里通风处,让风吹干或者晒一下,不能晒太久,听老人说晒出来的肉有日晒味,晒干水分就可以放阴凉处通风,这样做出来的肉干我们叫风吹肉。
有的干了水分后挂在经常烧柴火灶坑上,经过小火几十天的熏制。听说熏几天拿出来晒晒然后又熏,如此几回熏出来的肉外面金黄里面透明,好吃又好看。着急带走的可以急火熏,就是拿糠或者秕谷等等其他能出烟的燃料熏,熏制肉是不能有明火的,否则肉就成了冬天里的一把火,这样的事例年年都有。急火制作的肉没有慢慢熏制的紧致,香味没那么浓,没那么有嚼劲。
所以,冬至以后谁家火坑上的肉越多就说谁家火坑上热闹。
当然,做至肉的不一定全是父母给儿女做,也有兄弟姐妹的,为数不多。谁家冬至肉做得多,那么他家在外面的爱好至肉的亲戚就多。
冬至拉开了年味的序幕,而冬至肉成了亲人之间传情的纽带。 首席沙发!! 板凳到位!! 湖湘年味、意味悠长!浓情蜜意!! 天伦之乐、其乐融融!! 家长里短、叙述清晰!! :hug:精华共赏、傲雪问候姐姐!! U•ェ•*U 万事顺遂!! 迟赏精华之作,遥祝创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