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作文题
小学毕业将近四十年,当年的作文题目仍然记忆犹新。并不是因为题目多么新颖令人难忘,其实这里面有一段故事。我出生在河北农村,小学、初中都是在老家农村度过的,上高中二年级的时候,由于户口迁移来到太原。当时村里有小学和初中,小升初自然过渡就行了,各村之间没有啥比较,自然也就不存在统考了。我小学毕业那一年是很特殊的一年,从那一年和以后的某些年,开始了县里或乡里小升初统一考试。那一年县重点中学,高阳中学准备招收初中班,为了上重点初中,我从初一降级到五年级,最后如愿以偿上了高阳中学。很可惜,初中班只存在了不到一年就解散了,真是坑人!
现在村里的学校早就不存在了。农村的师资力量比较差,三十几年以前,村里绝大部分教师都是民办教师,除了每个月5元钱补助外,就是挣点工分。虽然农村教学质量差,但老师们认真负责,不辞辛劳的态度是城市教师无法企及的。不仅是毕业班的老师,即使其他年级的老师也会为毕业班出力献策。小学升初中的作文题范围比较窄,作文都是记叙文,老师们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押作文题。比如:《一位刻苦学习的同学》、《一件有意义或有趣的事》、《我喜欢的一位好老师》等等。那一年,小麦大丰收,我三叔(中学语文老师)专门给我们毕业班写了一篇范文—《打麦场上》。老师出几个作文题让同学们写本无可厚非。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老师把所有范文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抄写并一字不差的背诵,并且多次考试,检验孩子们背诵效果。不知道老师从哪里搞来一篇作文,题目《记一位刻苦学习的同学》,作文的水平之高让人瞠目结舌,实在写的太棒!可以肯定学校任何一位老师都写不出那么好的文章。当然,这篇作文,每个学生几乎可以一字不差的背诵。
那年小升初作文题目《记我校一位刻苦学习的同学》。看到作文题目,同学们都欣喜若狂,作文题目押准了,自然照抄照搬了,甚至有的同学连范文中那位同学的名字都没有改。我当时多了一个心眼,开头增加了一句话:某某是我校一位刻苦学习的同学。另外把范文中同学的名字改了,剩下的一字不差的“抄袭”。在阅卷的时候,老师们发生了争吵,外村学校的老师认为我们是抄袭,属于作弊。我们学校的老师毫不退让,认为只是老师读了范文,学生们都记住了,不能算抄袭,更谈不上作弊。最后还是让外村的老师们抓住了一个把柄,作文没有提到“我校”,有点文不对题,我们村的老师都傻眼了。幸亏我点了一下题目,写了一句话:某某是我校一位刻苦学习的同学。作文我得了高分,三门考试总成绩,我是乡里第一名。
前些年,我经常回河北老家,看到村里很多十几岁的孩子辍学在家,原因就是学习成绩不好。一些家长说出了真正原因。每年升初中,村里的学生考试成绩都很好,老师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并且每年都能押准考试作文题,所以学生们考试成绩都挺好,升学率很高;学生都学傻了,上小学靠死记硬背还可以,初中靠死记硬背就玩不转了,最后只能“拉稀”,初中没有毕业就辍学了。唉,填鸭式教育真是坑人!
那时的教学虽然死板了点,但对于那时以分为准的年代着实为学校争了光!回忆起来还是甜蜜的,开心的! 飞雪 发表于 2018-7-2 21:24
那时的教学虽然死板了点,但对于那时以分为准的年代着实为学校争了光!回忆起来还是甜蜜的,开心的! ...
农村的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确实差一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