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诗话(三九)毛泽东对曹操的评论
(三九)毛泽东对曹操的评论山长水远辑录诗曰:一从命世便超凡,武略文韬创建安。 碣石遗章留胜迹,文姬归汉谱诗篇。 舞台虚构涂花脸,世上误传骂贼奸。 千古是非曲折事,盖棺论定也真难。 1952年11月1日,毛泽东视察河南安阳,参观殷墟。他对随行人员说:漳河,就是曹操练水兵的地方。曹操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在这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还在这一带实行屯田制,使百姓丰衣足食,积蓄力量,逐渐统一北方,为后来晋统一全国打下了基础。 1954年夏,毛泽东在北戴河吟诵曹操《观沧海》一诗后,对身边工作人员说,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毛泽东十分喜欢曹操的诗。曹操《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曹操的雄健大气和毛泽东的诗确有有相同之处,所以毛泽东把他引为同调。尤其是《龟虽寿》、《观沧海》,毛泽东不仅反复吟诵,而且反复手抄。有一次他对工作人员说:“我还是喜欢曹操的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1954年7月23日,他曾专门给在北戴河休假的女儿李敏、李讷写了封信,专门指出: “北戴河、秦皇岛、山海关一带是曹孟德(操)到过的地方。他不仅是政治家,也是诗人。他的碣石诗是有名的,妈妈那里有古诗选本,可请妈妈教你们读”。不仅如此,1954年夏,毛泽东还专门为曹操赋词一首《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词的下阕:“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寥寥数语,一个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毛泽东不仅爱读爱吟曹操的诗,而且练习书法时也常书写曹操的诗。《毛泽东手书古诗词选》就收入了两首曹操的诗,一首是《观沧海》,一首是《龟虽寿》。 有一次,毛泽东同湖北省委副秘书长梅白谈起领导干部子女的教育问题。毛泽东问梅白:你记得曹操评汉献帝的话吗?梅白答道:记得。有这样两句:“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毛泽东称赞说:不错,你读书不少。现在有些高级干部的子女也是“汉献帝”,娇生惯养,吃不得苦,是温室里的花朵,有些是“阿斗”呀。中央、省级机关的托儿所、幼儿园、部队的八一小学,孩子们相互之间比坐的是什么汽车来的,爸爸干什么,看谁的官大。这样不是从小培养一批贵族少爷吗?这使我很担心呀! 1958年11月20日,毛泽东在武汉召开的座谈会上谈到曹操,他说,《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对曹操的评价是不同的。《三国演义》把曹操当作奸臣来描写,《三国志》则把曹操当作历史上的正面人物来叙述。曹操结束汉末豪族混战的局面,恢复了黄河两岸的广大平原,为后来的两晋统一铺平了道路。 1970年3月,在四届人大将要召开的时候,毛泽东提出了不设国家主席的建议。为了说服中央委员,毛泽东说:“三国时,孙权劝曹操当皇帝,曹操说,孙权要把他放在火炉上烤。”接着,毛泽东又说:“我劝你们不要把我当皇帝,你们也不要做孙权。” 1975年,毛泽东谈到三国时期的历史时说:“三国的几个政治家、军事家,对统一都有所贡献,而以曹操为最大。” 在1976年的一次谈话中,毛泽东把曹操和孔子、秦始皇、朱元璋并列,认为他们都是对历史贡献巨大的人。这一年,毛泽东为了说明在实践中才能增长才干的道理,还举曹操没有上过大学的例子加以说明。 当然,毛泽东也认为曹操有以下两个主要缺点:一是有时也优柔寡断。1966年3月,毛泽东在杭州的一次谈话中说:曹操打过张鲁之后,应该打四川。刘晔、司马懿建议他打。曹操不肯去,隔了几个星期,后悔了。二是不能严于律己。毛泽东曾批评过曹操不能严于律己。《三国志》中的《武帝纪》说曹操“其令诸将出征,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毛泽东则在眉批中写下“赤壁之败,将抵何人之罪”一语,批评曹操对人严而责己宽。 (《魅力毛泽东》新华出版社2009年8月版)
首席欣赏,辛苦了 谢谢分享 点赞支持 非常精彩的原创内容 鸥盟轩有你更加精彩 老师辛苦!! 毛伟人评判曹操、诠释极致!! :handshake推荐共赏、傲雪问候老师!! 平安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