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块“山药”的故事
在河北农村有一句俗语,叫做“大块山药蒸不熟”。山药就是大家熟悉的红薯或白薯,大块的山药不论蒸多长时间,芯总是生的,很难全部蒸熟(实际中,将大块山药切成两半就容易蒸熟了)。这句俗语一般特指那些学习成绩差、经常留级的学生。四十年以前,学生留级是家常便饭(城市情况不熟悉,过去农村确实如此)。现在学校一般不会让学生留级,家长也不乐意让孩子留级,学习不好,早早毕业算了。 每个班都会有几个大块的“山药”,他们本来个子就高大,再留级,比其他学生要高出半头甚至一头,孔武有力,自然也就成为班里的“霸主”,也经常欺负其他学生。在老师眼里,他们就是刺头,不招人待见。 大块山药也有幡然醒悟的时候,真诚的悔悟,让人感动。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七十年代,文革末期,村里有小学和初中,再大块的山药也可以上初中的。升高中,不需要考试,学校推荐。推荐名额有限,根本轮不到他们。那时候,升学在春季,而不是现在的秋季。叔叔是毕业班的班主任。常说冬天到了,离春天还远吗?那年冬季,他们经常到奶奶家找叔叔谈心,当然不是拉关系走后门,因为他们知道,上高中是遥不可及的幻想,学生生涯即将结束,就是向老师表达自己深深的悔悟。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不听老师的话,为啥不好好学习,肠子都悔青了。平时调皮捣蛋,欺负同学,也没有为班里做过啥好事。即将永远离开学校,以后再也没有为班里做事的机会了。他们主动请缨,希望老师给他们一次改过的机会,表示以后班里打扫卫生和“生火”的事情全包了。每天放学后,他们帮助同学打扫卫生。“生火”的事情的确他们全包了,其他同学不再管煤火炉子。“生火”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炉子小、烧煤球,如果晚上封火早,早上炉火就熄灭了。半夜他们到学校,把炉子封好;一大早,天还没有亮,他们就赶到学校,如果炉火熄灭,就重新生火。 就这样,他们不辞辛苦,无怨无悔,好事干到离开学校的最后一天。没有上高中,可能会成为他们终生遗憾,在学校的最后时光,他们是快乐的,能够为他人做好事,那段经历会令他们会永生难忘。千万不要小瞧了这些大块山药,后来他们在村里“混得”要比一般人好,浪子回头金不换,知耻而后勇,让他们受益终身! 先坐沙发 那时的学校,那时的学生。记忆里有酸,也有甜 大块“山药”,醒悟也是好事,写得具体生动 大块山药比喻留级学生,很形象:victory: 梦幻 发表于 2019-11-19 17:44先坐沙发
谢谢 飞雪 发表于 2019-11-19 20:14
大块“山药”,醒悟也是好事,写得具体生动
浪子回头金不换 斗山斗士 发表于 2019-11-20 06:22
大块山药比喻留级学生,很形象
以前农村留级两三次也平常 随其自然 发表于 2019-11-20 12:02
谢谢
白天短了,好像忙不过来 浪子回头金不换!大块山药也有、幡然醒悟的时候!!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