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金家台上
物质上的贫穷并不可怕,热爱生活,精神世界一样富有!你有再多的金钱,如果感到寂寥,那你也是贫穷!——题记。金家台座落着我童年的家,那里方圆几里都是农田,呈梯形, 地势比较高,像戏台一样,所以人们都叫台上。去过的人都说那里像孤岛台湾,金家台上有一个令我们自豪的典故,父辈们讲起时神采飞扬。
原来这里是金家祖上坟山,金家人不住在这一地带,由于这里风水好,被一个叫七阿公的人看中,七阿公在当地威望很高。他说这里原是他祖先的房子,后来风吹雨打倒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由于金家是外地人,斗不过本地势力大的七阿公。只得写状纸,告状到县太爷那里。在县衙两人各词其说,县令难辨真假。金家就说那里根本就没有房子,连地基原迹都没有,只有他家的一座祖坟。而七阿公一直坚持说是自己祖上的房子原来在那里,并且对县令说眼见为实。
县令听此一言,心想:既然是屋堂,该有石头吧!(原来的房子都是石头做地基。)耳闻不如目睹,于是县令决定亲自去看看实情以作结论。县城到金家台上有一百四十多公里,那时候没有汽车,靠走路或者骑马到这里来 。虽然是骑马,也要好几个时辰。由于天色已晚,县令决定第二天吃完早饭动身。
听此消息,七阿公马上叫自己的随同,快马加鞭回家,告诉家里人这个消息。家里人当然知道七阿公的意思,立刻召集家族所有人员,连夜干活。
那天天气炎热,七阿公陪着县令一大清早出发,一路走一路休息,见饭馆进去吃饭,好吃好喝的招待,见茶楼喝茶解渴。就这样停停走走,走走歇歇。
县令和七阿公以及金家一行人到金家台的时候。眼前的情景让金家人大吃一惊,他们想不到一夜功夫,七阿公竟然把这里的地基弄得棱角分明。事实摆在眼前,县令立即就判这是七阿公的祖上房子。金家人也只得吃了这哑巴亏。
这场官司金家输了,七阿公也在这里建起了房子,地方上各姓的人相继住这里。当然,金家的那坟七阿公也没有动。每当听到大人们讲起这个故事,都会看到他们把七阿公雷厉风行的速度和巧妙的办事风格引以为自豪的神情,我也会因此受感染。
到我们记事的那个年代,金家台上又分了两个院子,一个上茅屋湾,一个下茅屋湾 ,(我们这里是这样叫,不叫院子)相隔不到一百米。上茅屋湾有大约二十多个人,下茅屋湾我粗略算一下三十七人。后来由于人口陆续增减,或者把房子建在外面了,如今再回去,金家台上已经是面目全非。
我家住在下茅屋湾,可想而知刚建好房子的时候是茅屋,我懂事以后正房以及堂屋都是青色瓦。只有猪、牛住的杂屋顶才是稻草盖的,每年换两次稻草。
我们的院子和一般的南方小院一样,进前门(我们这里叫槽门)有正堂屋,左右两边都有堂屋,中间一个大坪,供我们孩子玩耍,或者说是大人们闲时聚在一起聊天、晒太阳。我们的大家庭在进院子的右边堂屋里,住着父亲三兄弟还有爷爷奶奶 ,一共四户人家。而我的小家六口人三间房子,厨房在中间,靠着四户人家公共的堂屋,两边都是睡房,外面的房间父母住着。我懂事以后是兄弟姐妹挤一铺,到后来,母亲花了二十元买一张床才男女分开,我和姐姐睡了另一间房。这间房跟叔叔家隔着墙壁,床前墙壁裂开最宽的缝隙有两寸。堂姊妹晚上无聊的时候隔着墙壁聊天,特别有趣。那时候聊天总是兴致盎然,不知疲劳。每次都是相互督促着:看谁先睡着才停住嘴、停住嬉笑。
房间东面有了一扇窗户,窗户是用很大的木方做的,木窗材料已经陈旧,显然那时候已有了一些年头。每逢寒冬来临时,我就和父亲用塑料纸把窗户封订,以达到保暖的效果,到暖和的时候再把钉子拔出来,取下塑料纸。窗外种了各种树,有杉树、枣树、桃树、枇杷树、樟树等等,以前能结果子的树是属于小叔叔家的,由于母亲一直教我们不拿别人东西,所以我们没有摘一颗吃过。直到叔叔搬开,和父亲商量换土建房子,那些果树归了我家,我才去摘。
站在房间里,每天可看到太阳从东边升起时的美丽;安享树木沐浴阳光的温馨;透过树林,远处连绵不断的山峰,生长着一个个美丽的童话故事,在大人口中流传;听四季叽叽喳喳的鸟语;河水潺潺低吟;夏天蛙儿齐鸣;虫鸟卿卿我我。呼吸着新鲜空气,仿佛置身在大自然中,享受安静祥和。也就是那时候,父亲教我怎么识别天气。比如说:“有雨四方亮,无雨空顶上。”意思是说:清晨起床东方没有一丝乌云,那这一天就是晴天。如果晚上日落时太阳周围没有乌云,第二天必定是晴天……
房间靠窗户的是一张破旧的书桌,书桌和墙壁形成一个小角,那里有一块水泥地,不到一平方米的地方,成了我们洗澡的场所,这也是我家唯一奢华的地方,那时候说家徒四壁一点都不夸张!可是,就是这样贫穷的家,记下了我快乐的、无忧无虑的童年。
爷爷和奶奶住着的房子我很少去,爷爷有重男轻女的思想。由于他疏远我们,所以我也很少亲热他们。记得奶奶(奶奶比爷爷先去世)在世的时候,有一次,奶奶把我叫到她房门口,夹点菜放进我的饭碗,被爷爷发现,爷爷不但把奶奶打了一顿,还和我妈大吵起来了。从此爷爷奶奶那里我被禁足。
直到爷爷年迈病了的时候,我送饭菜到床前才知道爷爷住着两间房子。那两间房子靠着我们公共堂屋左边的大门,走进去总给人阴暗、寒冷的感觉,也许小时候一直害怕爷爷的缘故,以至于潜意识里总觉得他那房间都是阴暗的。爷爷一直到临死前,才对孙女有好的看法,因为他的孙子很少有像我们一样,每天送饭菜给他吃,而不嫌弃他的肮脏。
两个叔叔是住在堂屋右边,开着两张门。后来才知道,两个叔叔每家都是三间房子,而好像有三间房子住,那时候还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
可我却不这么认为,因为正堂屋邻居姐姐她家的房子不少,而且她家的墙壁用石灰粉白了,也有几间房子地面上铺了水泥。对面住着两户,都是老人家,他们最小的孩子比我大哥还要大。他们的房子都比我们的要大得多,不过,因为他们的家里没有和我耍得起的伙伴,所以,他们那里我很少去。
走出庭院就是农田,离庭院五十米左右有一口池塘,池塘入口处用大石头堆砌,我们经常坐在石头上玩耍 ,水越过脚面清凉的、润滑的感觉好爽,水面溅起的浪花能激起心中的欢乐。偶尔,我也会在浅水区摸螺,因为螺粘在石头上,比田螺小,我们叫它石螺。有一次摸到一条水蛇,软软的在手中一扭一扭,吓得我丢下蛇大叫。以后我摸石螺就会把水弄得响,让蛇听到声音逃跑。我相信动物和人一样:互不侵犯 ,相守自然和平!
这里的农田都有美丽的名字,有美人邱、弯邱、扁担邱等等,每一邱田 就像它们美丽的神话传说,有趣极了。
在这里,我可以独领:“青山如黛远村东,嫩绿长溪柳絮风”的美景,有如许的快乐,那些贫穷的日子又算得了什么呢?
为我们展示了金家台上的有趣故事,听得我如痴如醉 对下茅屋湾的方位介绍得清楚明白
童年的事记忆是永恒的,也是美好的。 童年记忆,有趣的故事。 篇幅较长,娓娓道来,层次分明。讲述有趣的故事,回忆美好的童年。 飞雪 发表于 2019-10-30 16:38
为我们展示了金家台上的有趣故事,听得我如痴如醉
:hug:是的,回忆起来也美好
飞雪 发表于 2019-10-30 16:45
对下茅屋湾的方位介绍得清楚明白
童年的事记忆是永恒的,也是美好的。
现在已是面目全非了,只有记忆中依旧完美
随其自然 发表于 2019-10-30 17:08
童年记忆,有趣的故事。
嗯,金家台写着我童年无数故事 随其自然 发表于 2019-10-30 17:15
篇幅较长,娓娓道来,层次分明。讲述有趣的故事,回忆美好的童年。
感谢老师精彩点评 民俗、民风、民居。一文容三民,好文!
梦幻的文学已是突飞猛进矣!!:victory:
让傲雪加精华,更有份量!祝贺:handsh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