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县婚礼习俗
临县位于晋西北的黄河边上,与陕北榆林市隔河相望,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颇具中华传统文化代表意义的民俗文化特色。临县人在婚嫁风俗方面,一直沿革了黄河文化习俗,独具特色。 几年前,民建支部组织会员到临县参观旅游。大巴车在路过一个村庄时,迎面来了一群娶亲的队伍。前面是锣鼓队,敲锣打鼓,甚是热闹,后面是秧歌队。中间的几个人引起了大家的兴趣。最前面的一个人是一位老汉,戴一顶红帽子,帽子正中写着“炒面师傅之神位”,胸前用红绳挂了个碗口大的红柳盆,脸上涂成锅底黑,还洒了些白面,像一个小丑。老汉牵着一根红绳,红绳绑在一位年轻女子的手上;和年轻女子并肩行走的是一个年轻男子;后面是一位五六十岁的妇女,身上穿了件大红袄,脸上打上了胭脂,头上扎了两个小辫子,插上花,还画了眉,就像一个不会打扮的老来俏,很滑稽。奇怪的是这位花枝招展的老妇人,胸前挂着一对瓶子,手里拿着一副小扇子。 大巴车上,恰好有一位会员是临县老家的,给大家介绍了当地婚姻的一些习俗。走在前面的老汉是新娘的老公公;中间的两个年轻人是新郎和新娘,老公公用一根红线牵着新娘;后面的自然是新娘的婆婆了,她胸前挂的是醋瓶子。公公用红线牵着儿媳妇,婆婆岂有不吃醋之理! 在返回家的路上,新郎扛起放在路边早已准备好的一个石锁,足有二三十斤,由众人簇拥着将石锁扛进新房,放在炕的最里面墙角上,这才准备去迎亲。当地人说,扛石锁是寓意将来石锁上拴孩子。我则以为寓意将来婚姻美满,不会有变,因为当地以农业为本,是唯一的经济来源,娶媳妇太不容易,故对婚姻充满12分的希望。 当地有个习俗:迎新媳妇入家,需得公公背着。村里乡亲们早已把家门口围了个水泄不通,自然是等着看热闹。有时候,老公公不会轻易就范,看热闹的人,当然不会让这样的好戏错过,不管三七二十一,生拉硬拽也会让老公公背儿媳妇。众人会向婆婆打趣:“你老汉背来个年轻小媳妇儿,你不吃醋么?”婆婆无言以对,脸窘得通红。 有人拿来醋瓶子灌这位“可怜”的婆婆,婆婆无奈,只得喝口醋,酸得会直跳脚。众人大笑着说:真吃醋咧!真吃醋咧!十里风俗不一般! 板凳到位!! 各地风俗习惯、不同耶!! 临县、这风俗有趣!:)呵呵!! 公公背儿媳、观众看好戏!婆婆吃醋来、新婚趣事多!! :lol老师饱眼福哈!! 文辞细腻、轻松诙谐!学习、赞赞!! :handshake精华共赏、傲雪问候老师!! 趣味无穷!!
页:
[1]
2